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下伴生种是降香黄檀林分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对维护林分系统稳定性和提高立地生长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澄迈林场降香黄檀人工林林下伴生植被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设计了林药、林农、林草、林肥四种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分析不同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以及不同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对林下伴生群落及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降香黄檀的林下复合经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降香黄檀人工林林下植被资源调查与分析。降香黄檀林下植被分布有86种,隶属41科79属。从植物类型上看,被子植物种类、数量上都占据优势地位,蕨类植物种类少而数量多。林下优势植物科明显,其中大戟科、豆科、茜草科、禾本科、菊科等物种种类较多。调查样地内墨苜蓿的重要值最高,为86.21;藿香蓟、地毯草、丰花草的重要值也较高,均在50.00以上;灰毛豆、马鞭草、野甘草、野茼蒿等的重要值都在15.00以下,为偶见种,其中狸尾豆的重要值在10.00以下,属于消退种。(2)降香黄檀人工林林下伴生种适应性评价与复合经营模式构建。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生长属性、系统结构、功能效应3个方面分析影响降香黄檀林下伴生种适应性的主要因素,筛选出了植物高度、成活率、盖度等15个具体的评价指标构建了降香黄檀林下伴生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适应性最好的伴生植物为假地豆、三点金、链荚豆、地不容、黑麦草,关联度分别为0.9613、0.9591、0.9562、0.9486、0.9412,龙血树、牛大力、假蒟、蔓花生、木薯、藿香蓟、落花生、墨苜蓿、丰花草的关联度均超过0.8;适应性一般植物有大青、硬毛木兰、白车轴草、猪屎豆、灰毛豆,关联度分别为0.7914、0.7743、0.7392、0.7259、0.7182,其他植物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下,尤以狸尾豆、紫苜蓿、小冠花、马蹄金的适应性最差。基于此,本文设计构建了4种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在林下种植金不换、花生分别形成林药模式和林农模式,种植大青+黑麦草作为林草模式,种植硬毛木蓝+白车轴草形成林肥模式。(3)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在试验样地内,土壤表层容重逐渐减少、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林草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最好,林肥模式次之。除林农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稍微有所减少,其他样地都表现出显著性增加;试验样地的土壤PH值下降幅度比对照样地大。所有样地内的土壤全氮含量均有所下降,林药模式和林农模式碱解氮的下降幅度较大,而林肥和林草模式的碱解氮含量则呈现小幅度的上升;所有样地内的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林草模式土壤磷的积累最多,而林农模式的土壤磷累积效果比对照样地稍低。所有样地内的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变化幅度不大。(4)林下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对林下伴生群落及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林下复合经营的样地内共出现植物共56种,其中禾本科、茜草科等科物种种类较多,样地内种数较多的属较少。林药模式、林农模式、林草模式和林肥模式的样地物种总数分别为20、18、21、24,均高于对照样地的17。人工营建主要林下伴生种在群落中占据了主要的生态位,重要值都在50.00以上,原有优势植物如墨苜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地毯草Dracaena angustifolia、丰花草Piper sarmentosum的重要值为 36.21、34.85、29.63、34.93,比林下复合经营前降低了 58.01%、58.35%、61.83%、52.39%。林肥模式样地内降香黄檀的平均树高与平均胸径分别增长了 2.71m和2.53cm。与对照样地相比,林肥模式的树高增长速率和胸径增长速率分别提高了 26%和22%,林草模式的树高胸径增长速率分别提高了 16%和18%,林药模式、林农模式的降香黄檀树高和胸径的增长速率也比对照样地更高,均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