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学界对莱文森的媒介理论以及技术思想的研究逐渐深入。但莱文森其人及其“新新媒介”思想以及散落在“新新媒介”思想之中的其他关于媒介的洞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新新媒介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其所具有的变革性也并未得到足够的阐发,不过在一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所包含的媒介思想明显与莱文森所提到的“新新媒介”相契合。事实是“新新媒介”由莱文森首创,不过即使这样,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思想依然“默默无闻”。“新新媒介”思想是对莱文森媒介进化论的继续,也是媒介演化在新时代的新体现。媒介环境学派的前辈为莱文森“新新媒介”思想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另外莱文森还受到美国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卡尔·波普尔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新新媒介》中,我们可以看到莱文森受到多种思想影响的痕迹。由具体的媒介实践可知,当下我们所存在的媒介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新媒介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媒介。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将这一媒介环境界定为新媒介,而莱文森则从新的媒介环境实践出发,在该新媒介之中将新新媒介剥离出来,并对其指导原则进行“隐喻”式阐发,不得不说这是莱文森的匠心独运。更重要的是,莱文森在自己的具体媒介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总结新新媒介的特征,在媒介形式发生巨变之时,莱文森便用其敏感的媒介研究嗅觉,观察着这一切,并随时准备参与到新新媒介的具体实践之中。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观点便是“媒介是环境”,媒介构建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新新媒介构建的媒介环境赋予用户更加充分的直接的自由,“每个消费者都是生产者”将任何生存于新新媒介环境之中的人看成环境的主人,参与媒介内容的生产,这打破了横亘于人与旧媒介以及新媒介之间的深渊,人成为真正具有表达自由的人,这是莱文森指出的新新媒介底层的核心特征。生产是主动性的概念,消费是被动性的概念,人在参与内容生产时相应地是主动性的,新新媒介则做到了使人从被动接受内容到主动生产内容的变革性改变,而这是新新媒介之前的任何媒介都做不到的,毫不夸张地说,新新媒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追寻千年的自由,自由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莱文森抓住了新新媒介最突出的特征,并将这一特征作为划分旧媒介、新媒介以及新新媒介的根本特征。新新媒介环境下,各媒介之间相互竞争与催化。在莱文森描述媒介进化论时,便提到媒介为争夺人的注意力和时间而相互竞争。在新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之间的相互催化作用更为明显。这说明新新媒介环境为各媒介之间提供了一个趋于“合作”的生态,类似于媒介融合,或者我们可以说,新新媒介环境为媒介融合创造了一个温情的大生境,所以新新媒介的“相互催化”特性使各种媒介趋于一体。在这种相互催化的环境之中,催生出另一种新的媒介。莱文森的媒介哲学思想将“人”置于核心地位。以其媒介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为代表,莱文森便早已将“人”这一因素看作媒介演化的原则性存在。新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的人性化趋势更为明显,只有符合人的需要的媒介才能得以生存甚至发展,由于新新媒介的核心特征,任何人都可加入新新媒介,使用新新媒介,新新媒介的消极意义便更加彰显,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便是“人”自身。莱文森对“人”的重视,主要因其受到“人类沙文主义”的影响,在媒介的演化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人”都处于核心地位,这启示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理论研究不应脱离“人”而存在,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实现其人文主义关怀。“新新媒介最终将超越用户的控制”是莱文森对于新新媒介与人之间关系做出的论断。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是媒介环境学派主要的考察内容。莱文森指出新新媒介并非完全是人的延伸,这就为其所认为的新新媒介最终超越用户的控制创造了理论条件。媒介超越用户控制,则说明人对于媒介而言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那么既然人创造了媒介技术,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莱文森未提及的内容,所以在新新媒介环境下,如何看待、解释以及解决媒介超越用户控制这一问题是媒介环境学派需要探索的内容。虽然总体而论,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思想并不具有系统性,而且观点分散,但依然是一次大胆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