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后文简称《民诉法解释》)第十三部分对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予以认可后,加之近些年公益损害案件频发,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因为其具有灵活高效、诉讼成本低等优势,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民事私益诉讼中,原告、被告有完全的实体和程序的处分权,并且处分权的行使遵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对诉讼各方均具有约束力。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是国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后文简称《民诉法解释》)第十三部分对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予以认可后,加之近些年公益损害案件频发,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因为其具有灵活高效、诉讼成本低等优势,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民事私益诉讼中,原告、被告有完全的实体和程序的处分权,并且处分权的行使遵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对诉讼各方均具有约束力。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是国家法律直接赋予的,其诉权来源具有特殊性。民事公益诉讼调解有其特殊性,首先,调解当事人在程序和实体上的自主性受限,当事人的调解方案受到公益损害评估、鉴定意见的限制,不能随意的达成合意,并且,禁止原告以达成调解协议为由申请撤诉,且当事人即便对案件事实自认,依然要依法查明,辩论主义受限。其次,调解涉及公共利益,公益起诉人只是公益的代表,非实际受损害主体,不能认为其有最大动机追求公益的保护,调解公正性必须受到监督,以避免调解协议仅仅是为了息事宁人而做出,因此,公益诉讼的调解协议必经公告程序。再次,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原告只有有限处分权,调解协议需经严格监督与审查。最后,调解中法官职权主义强化,司法控制更强。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在公益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下日渐丰富和完善,以其快速灵活的解决纠纷、降低诉讼成本、实现私益与公益的共赢,并且顺应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时代要求等优势赢得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关于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律规定过于分散,导致该制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调解启动时间不明确、调解启动条件不明确、调解期限不明确、调解范围不明确、公众参与程序设计不足、公告内容不统一、公告平台不明确、公告异议处理不明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的运行情况大打折扣,影响了公益保护效果。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针对现有规定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本文中给出了相应完善建议,通过对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该制度将和其他公益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更好的为保护民事公益权益服务。
其他文献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改写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智能化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同时,人们似乎也看到了在司法领域的前景,尤其是法律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之一的智慧法院建设。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的发布、移动微法院以及线上法院系统的推广适用,更将司法智能化应用推向了新的高度,诉讼当事人也越来越信任并希望能体验到智能化技术参与到民事诉
自2015年我国设区的市首次被正式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地方立法工作稳步推进,促进了地方的法治化治理。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回应时代需求,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制度安排。地方立法权利主体的扩容,为市域治理的法治化提供了合法性根据,以立法引导地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立法的引领与促进作用,推进了法治化国家建设。然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过程中存在过于保守或
行政正当程序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司法中被广泛地运用着。行政正当程序原则的司法适用是指在行政审判中使用“正当程序”这一原则作为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依据,于行政审判中运用行政正当程序原则对行政权加以司法审查,如今,正当程序在法院判决中如雨后春笋般被广泛的应用。笔者首先介绍行政正当程序原则的含义、内容、发展状况以及其适用所带来积极意义,其次,总结行政正当程序原则在我国的司法适用现状,进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在法人分支机构保证部分作出了变化,但仍然存在问题。首先,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保证的授权程序上,法院在认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通过概括授权还是逐级授权取得保证人资格时存在分歧,因商业银行营业执照记载的经营范围不属于商业银行授权方式及商业银行授权层级模式相对完善,故法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网络的技术创新改变了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方式,同时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绝大多数人开始网络购物,由此引发的合同纠纷同样并不少见。此类纠纷适用的管辖规定存在不足,主要不足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现行立法对格式管辖协议效力的规定不明确。网络购物时签订的合同中存在许多格式条款。管辖协议也毫不例外地以格式条款的形式订立。目前我国对其效力的规定较为混乱。其次,收货地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买受
行政处罚的实施以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为前提,至于主观过错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并不进行考量。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修订之后,行政处罚的主观过错成为实施行政处罚行为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证据、证明问题就成为了制度规范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行政处罚实施的公正、高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行政处罚证据研究体系中对于行政处罚的证据制度有所涉及,但是对于行政处罚过程中相
过程性信息自其概念出现,就饱受争议,可以说到现在学术界仍未达成统一认识。对其概念和范围以及与相关概念的界分进行研究,多是为了服务于司法实践能够更好地区分,更在于能够更好地判断过程性信息是否应当予以公开。无论过程性信息其定义为何,其背后映射的是包括公民知情权和行政机关决策权等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解决公共利益的冲突,方能解决过程性信息是否应当予以公开的问题。但这毕竟是理论上的构想,实践中出现的诸多“同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无法定量描述储层改造效果、判断主要产气层问题,在YP5-1井压裂过程中,对不同层段加入不同微量物质示踪剂,后续排液中监测各层段返排液中示踪剂浓度分布情况,计算不同层段返排率,确定储层打开程度,定量描述产层贡献率。根据返排液中示踪剂含量及浓度变化趋势认为,该井2、4、8和12号层段为主要产气层段,推测2、8、12号层段为微裂缝系统;;4号层段为主裂缝+微裂缝系统;10、11号
为了增加公司整体竞争能力,以母子公司、兄弟公司形式发展的集团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在母子公司结构里,子公司的利益受损,通过子公司到母公司再到母公司股东的利益的传导链条,母公司的全体股东来承担子公司的损失。如果母子公司未对权利侵害者提起诉讼来救济权利,则母公司股东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救济。为了保护母子架构下的母公司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在《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一条,将《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所作出的裁判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对案件事实的查明以及法律的适用往往都只能通过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来进行,所以调查收集到充分的证据不仅对息纷止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和实现诉讼公正也有重大意义。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当事人调查取证为主,法院为辅的证据调查收集模式,但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领域和司法实践领域对当事人调查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