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英国,是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新成果。它旨在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和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分析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这也就是说: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强调语言的文本特征,还注重语言和社会背景的联系,以此更深刻的揭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批评话语分析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为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韩礼德认为: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社会功能决定的,系统功能语法不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而且试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费尔克劳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解读话语,他认为话语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和社会结构息息相关。他认为话语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据此,费尔克劳提出了三维分析模式,即:描写、阐释和说明。本文作者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式作为分析工具,对2010年至2015年间(奥巴马任职期间)的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分析解读。论文的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描述语篇、阐释话语、说明语篇。在描述部分,作者主要结合三大语言元功能理论分析语篇的语言特征;在阐释部分,解决第一部分中的语言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美国国情咨文的内容、美国国情咨文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语言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扮演的角色。在说明部分,作者从社会历史语境和潜藏的权力关系角度分析国情咨文的生成。通过分析美国国情咨文,作者发现:美国国情咨文运用多种语言形式技巧构建语篇,向民众传达美国各项基本政策,争取民众的支持,巩固总统和政府的地位及威信。词汇的选择反映了演讲者要在国情咨文中想要突出的重点。各种语气、情态动词及人称代词的选择构建了总统以及政府与民众间的关系,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对国情咨文语言生成的阐释和对社会语境的说明则直观地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人们判断选择。在政治语篇中,语言背后所潜藏的意识形态不易被发现,读者应该建立批判性思维,以了解演讲者真正的意图及其传达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