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儿童肠道菌群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沈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8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在治疗过程中对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预防阿奇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于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细菌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急性支气管炎、轻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共73例,分为两组,第1组为阿奇霉素组,在共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10mg/(kg·d),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最大量为0.25g。第2组为头孢甲肟组,在共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头孢甲肟80mg/(kg·d),日2次静脉滴注治疗。入院时记录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名称、临床症状(包括是否有发热、咳嗽、气促、发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肺部听诊情况、胸片检查结果、临床治疗结果、住院期间用药情况、有无胃肠道症状。各组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5天后留取新鲜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涂片检查,同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将用药后肠道菌群失调改变分为减轻、不变、加重,计算上述三种变化的百分率,对比同种药物用药前后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分度的变化,以及不同种药物对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肠道菌群失调的分度中,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轻型急性支气管肺炎对患儿的肠道菌群各分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329,P=0.900),但患病天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度和Ⅰ度肠道菌群失调的患病天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0度和Ⅱ度肠道菌群失调及Ⅰ度和Ⅱ度肠道菌群失调的患病天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前阿奇霉素(无MP)组、阿奇霉素(有MP)组、头孢甲肟组肠道菌群分度例数分别为0度10例、6例、6例;Ⅰ度12例、12例、14例;Ⅱ度3例、4例、6例;Ⅲ度均为0例。73例患儿用药前肠道菌群失调率为69.86%(51/73)。用药前三组病例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χ2=1.856,P=0.454;χ2=1.201,P=0.595;χ2=1.999,P=0.381),不同病原体(细菌、MP)感染对肠道菌群失调分度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3.注射用阿奇霉素组共有47例,用药后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变化好转12例(12/47,25.5%),不变26例(26/47,55.3%),加重9例(9/47,19.1%)。注射用头孢甲肟组共有26例,用药后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变化好转4例(4/26,15.4%),不变11例(11/26,42.3%),加重11例(11/26,42.3%)。4.肠道菌群用药后转归情况中,阿奇霉素组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减轻和加重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头孢甲肟组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减轻和加重的比率有显著差异,加重的比率明显高于减轻的比率。两组病例用药后肠道菌群失调转归情况中,阿奇霉素组减轻率(25.5%)好于头孢甲肟组(15.4%),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χ2=3.291,P=0.070)。阿奇霉素组不变率(55.3%)好于头孢甲肟组(42.3%),但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χ2=3.498,P=0.061)。肠道菌群失调分度转归中加重情况,阿奇霉素组(19.1%)比头孢甲肟组(42.3%)轻,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χ2=4.514,P=0.034)。5.在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治疗5天内均未发现患儿出现胃肠道症状。结论1.下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儿童肠道菌群失调,但急性支气管炎、轻型急性支气管肺炎对肠道菌群失调分度的影响无差异。2.患病天数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患病时间长者肠道菌群失调的程度重。3.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轻型急性支气管肺炎时,无论注射用阿奇霉素还是注射用头孢甲肟,在使用5天后既可引起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减轻,也可引起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加重。其中,阿奇霉素组减轻和加重的比率相当,头孢甲肟组加重的比率明显高于减轻的比率。4.注射用阿奇霉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分度加重的程度比注射用头孢甲肟轻。
其他文献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极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常被水产养殖业用来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如真菌病、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等,或者用于水产品的长途运输或存放的保鲜,保证水产品的存活率。而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隐色孔雀石绿,LMG)能长期残留在动物组织肾脏、皮下脂肪、肌肉、肝和血液中,人类食用后,会通过蓄积中毒,导致人致癌等毒副作用,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但由于孔雀石绿价格低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强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养殖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鸽源新城疫病毒,也称为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是鸡源NDV在鸽体内适应后形成的变异株,遍布世界各地,给养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PMV-1自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之
背景: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T2DM)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两种疾病互为因果,共存甚至可相互恶化疾病进程,增加两种疾病的不良结局,加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NAFLD的病理过程是动态可逆的,因此寻找影响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危险因素,对T2DM及NAFLD的预防及转归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探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食品的种类、形式以及来源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社会上对于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控制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相关要求与标准也愈发严格,这就意味着建立先进、有效、灵敏、便捷的食品分析方法对监督食品生产、促进食品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食品种类繁多、样品基质复杂且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存在众多影响因素,使得食品分析通常面临很大的挑战。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技术(CE-LIF)结合了CE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是一个复杂且可塑的发育过程,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医学和畜牧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性别决定的机制不仅对于理解生物的发育和分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动物的生产效率。尤其是鸡的性别与生产力关系极大,在家禽生产中,商品蛋禽中雌禽的生产效益远高于公禽;而在肉禽生产中,雄禽生长快,产肉多,饲料报酬均显著地高于雌禽。因此如果能够有效的控制鸡的性别,能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目前研究较多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其中芽孢杆菌距其发现已有100多年历史,有大量的科研数据证实芽孢杆菌的使用效果,而芽孢杆菌中巨大芽孢杆菌因具有抗逆性强、耐高温、易贮存等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作为芽孢杆菌属,是一种可以产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
鸡白痢(Pullorumdisease)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其病原为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Pullorum,Salmonella Pullorum),具有宿主专嗜性,可引起雏鸡的急性败血症;也可以感染成年鸡,常导致母鸡产蛋减少,体重下降,或导致孵化率和出雏率明显下降,该病原菌亦可垂直传播给子代。鸡白痢沙门菌作为兼性胞内
天然免疫在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天然免疫RIG-I样受体家族(RLR)在识别病毒感染,诱导宿主干扰素反应,抵御病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LR家族包括RIG-I、MDA5和LGP2三个成员。RIG-I和MDA5在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后,通过其信号活性域CARDs向下游传递信号,与同样含有CARD结构域的接头分子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发生同源相互作用,最终激活转
群论是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限群论是整个群论研究的核心.类比于数论中的素数,有限单群在有限群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有限单群分类定理的完成是20世纪数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有限群论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是研究各类群的性质与结构.本学位论文主要对包含部分单群的广义p-可解群类Gp*与广义p-超可解群类up#、几乎单群等局部群类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相关的应用.全文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
目的通过对2016-2018年甘肃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规模、医疗质量、运行效率的现状、变化趋势及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分析,以发现甘肃省各区域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在规模建设、医疗质量和运行效率水平提升方面的薄弱环节及差异性,客观分析甘肃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内外关于医院规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