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良性气道狭窄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以良性增生性及瘢痕性狭窄最常见,其病因构成复杂,包括气管结核、肺移植、支气管袖状切除、长期气管插管或气管造口术后、结核、异物反应、结节病、创伤、Wegener肉芽肿、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等。国外良性气道狭窄的病因构成中主要以肺移植及长期气管插管或造口术后狭窄为主;而我国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病因中则以气管结核居首位,占所有病因的64.3%,长期气管插管或气管造口术所致气管狭窄也是常见原因,约占15.0%,居第二位。常规介入治疗方法短期可达到明显的效果,但远期随着局部组织不断增生、修复及瘢痕的形成均可导致再狭窄,需要反复多次治疗且疗效不佳,是困扰呼吸介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难题。气管作为气道的总干道,是中央气道的重中之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尤为明显,但目前对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和疗效的单独分析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良性气管狭窄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因构成、临床特点以及呼吸介入治疗的疗效。近年随着各种抢救技术和呼吸支持治疗水平的提高,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广泛用于危重患者的救治,然而由于重症患者经治疗后生存时间延长,插管后并发气道狭窄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多。目前认为长期气管插管后并发气道狭窄主要与气囊压力太高、未定时放气等因素有关,气管壁长时间受压导致粘膜水肿坏死、溃疡形成及软骨坏死,导致肉芽组织增生和(或)气管塌陷而形成气管狭窄。虽然高容低压性带套囊气管导管的广泛应用,气管插管致气管壁损伤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仍有19%危重病患者拔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其中相关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尚未十分明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可模拟临床患者病理生理改变的气管狭窄动物模型,以进一步探索插管后气管狭窄的发病机理以及研究有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第二部分通过气管插管建立一种新的、简单稳定、重复性好的插管后气管狭窄动物模型,并通过比较插管后气管狭窄实验动物和临床患者气管组织的病理改变,评价建立良性气管狭窄动物模型与临床实际的符合程度以及该新方法在临床基础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第一部分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病因构成及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目的通过回顾158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情况,分析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点,评估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58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经支气管镜下进行腔内介入技术,包括球囊扩张、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激光、冷冻以及支架置入等方法治疗良性气管狭窄,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道症状、气管内径、气促评分等变化情况,评估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各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节: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构成与疗效评价1.人口学特征:收集我院近7年良性气管狭窄患者158例,占同期诊治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总例数的38.2%(158/413),男女比例约1:1(男80例,占50.6%;女78例,占49.4%)。年龄1~93岁,中位年龄为42岁。2.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构成:气管插管52例(32.9%),、气管切开术后45例(28.5%)、气管结核26例(16.5%)、良性肿瘤8例(5.1%)、吸入性损伤7例(4.4%)、复发性多软骨炎6例(3.8%)、放疗后狭窄2例(1.3%)、气管吻合术后狭窄2例(1.3%)、其他原因10例(占6.2%,其中气管淀粉样变、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结节病各2例;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Castleman病、畸胎瘤、曲菌球阻塞各1例)。3.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149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经呼吸介入治疗后咳嗽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气管内径由治疗前(4.22±2.06)mm增加至(10.16±2.99)mm(t=21.48,P<0.01),气促评分由治疗前2.29±0.75下降至0.63±0.67(t=19.85,P<0.01),介入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为94.3%;经介入治疗1个月和3个月,气管狭窄的复发率分别为38.3%和26.8%。6例患者由于气管狭窄多次复发且支架治疗无效,最终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患者因不适宜外科手术目前仍需定期接受介入治疗。第二节: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的临床分析1.人口学特征:收集我院2005年9月~2012年9月气管插管后并发气管狭窄患者52例,占同期诊治良性气管狭窄患者总例数的32.9%(52/158),是良性气管狭窄的第一位原因;男女比例约1.26:1(男29例,占55.8%;女23例,占44.2%),年龄1~83岁,中位年龄41岁。2.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首次腔内介入治疗后,完全有效24例(占46.2%),部分有效16例(30.8%),轻度有效9例(17.3%),无效3例(5.7%)。48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得到明显改善,近期治疗有效率92.3%(48/52);但3个月后16例患者仍出现再狭窄,需联合多种介入方法且反复治疗方能得到临床缓解,远期疗效69.2%(36/52)。结论1.近年良性气管狭窄,尤其是插管后气管狭窄的病例呈增多趋势,并且均以中青年患者为主;2.气管插管是良性气管狭窄的第一位病因,其次是气管切开术后和气管结核;3.呼吸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近期疗效良好,远期常需各种呼吸介入方法多次、联合治疗维持疗效,而且容易复发,目前仍是呼吸介入领域的难题。第二部分建立一种新的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动物模型第一节高压套囊压力气管插管建立犬气管狭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的动物模型,观察气管狭窄的病理改变,并分析探讨气管狭窄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对10只比格犬全身麻醉后经口气管插管,加大套囊充气压力至200mmHg并留置插管24小时,气管插管期间每隔3小时复测套囊内充气压力,以维持稳定的囊内压。拔管后通过定期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学分析,观察气管插管后导致气管壁缺血坏死并最终形成气管狭窄的过程。结果所有实验犬插管期间生命体征平稳,拔管后均能顺利复苏。拔管后导管套囊压迫处气管外壁明显淤血,无出现气管穿孔或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拔管后1周均出现气促、喘息等症状,气管腔内粘膜坏死、肉芽组织形成,其中1只犬于拔管后10天因气管狭窄、分泌物增多堵塞管腔而窒息死亡;拔管后2周狭窄段病理结果显示气管腔内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气管壁增厚,气管软骨塌陷形成重度环形狭窄,狭窄率为80%~92%。结论通过加大球囊充气压力至200mmHg行气管插管并留置插管24小时,拔管后2周引起气管壁缺血坏死、肉芽组织增生以及气管软骨破坏,最终可形成气管狭窄。第二节插管后气管狭窄犬模型与临床病例病理结果的比较目的比较插管后气管狭窄犬模型与临床患者气管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并收集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插管后气管狭窄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气管组织(石蜡包埋组块),比较插管后气管狭窄犬模型和临床患者气管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犬模型的病理结果显示狭窄段气管上皮脱落、局部鳞状上皮化生,气管粘膜溃疡,粘膜下肉芽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气管软骨膜缺失,软骨变性、坏死,甚至被过度增殖的肉芽组织和胶原纤维取代。以上病理改变与临床病例病理结果相类似。结论通过气管插管方法建立的气管狭窄犬模型,其组织学改变与临床病例的病理学结果相符,对进一步研究插管后并发气管狭窄的发病机理和探索其新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