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试与教学密不可分,教师需要编制或选用试题,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查教学质量,教师也常常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考试。但测试对教学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它对教学的推动需要测试质量的保证。具有高水平的信度和效度、较强的真实性、交互性和实用性的测试才会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这样的测试在设计、评分、使用乃至测试前的准备和测试后的信息反馈方面都有明确要求。 但是由于教师缺乏测试理论的系统知识使目前中学英语测试工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测试目的性不强(水平测试与成绩测试比例失衡;分班测试与诊断测试流于形式;测试题型与考分解释模式化)试题设计、选用欠妥;主观/写作试题的评分标准不一;测试策略指导不当;教师往往把测试成绩仅视为评价学生的信息来源,对于测试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这一观点却有所保留。实际上缺乏质量的测试和现有的测试模式也难以改进教学决策。 本文运用测试的基本理论,以Bachman & Palmer(1999:17)对英语测试质量要求的其中五个方面即信度、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和影响力为基准,对中学英语测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作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应恰当利用各类测试,加强语言测试的目的性(搭配使用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充分发挥各种测试优势;题型和考分解释多样化);把握测试设计的总体要求(遵循试题设计基本流程;熟谙试题设计的基本知识);尽一切可能提高英语测试质量即信度、效度、真实性、交互性和后效;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前提,正确引导学生的答题意识;以学生需要为本,努力成就学生最佳的测试水平(提供优良的测试环境,引导恰当的答题方式;拓广主题知识,改善测试态度);以教学决策为目标,体现英语测试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使测试行为与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一致;做到课程开始时利用测试指导教学设计;课程进行中利用测试调整教学方案;课程结束时利用测试反思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