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超重和肥胖的人数仍呈逐年上升状态,已成为影响全球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是引起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癌症和骨骼肌肉病的风险因素中链甘油三酯具有减少脂肪沉积、保持健康体重、改善血脂水平等众多生理作用,自然界含中碳链脂肪酸的油脂种类少,主要有乳脂(约含1%~3%)、棕榈仁油(约含7%)、椰子油(约含14%)、山苍子油(约含50-65%)、樟树籽仁油富含中碳链脂肪酸(含95%左右)国内外至今还只是利用中碳链脂肪酸含量低的棕榈仁油或椰子油、采用分离纯化或裂解合成技术制备食用和药用辛酸癸酸类MCT(能耗高、安全性低),未见有关利用山苍子油、樟树籽仁油研发、制备食用和药用中链甘油三酯的文献报道。本文首先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比较中链甘油三酯对机体体重的影响及剂量与机体体重的关系。之后,本文按不同比例以樟树籽仁油替代猪油的方式制备高脂饲料,采用樟树籽仁油含量不同的高脂饲料饲喂肥胖小鼠,测定分析不同剂量樟树籽仁油对肥胖小鼠体重、体脂、血脂水平的影响,探究樟树籽仁油对肥胖小鼠的减肥降脂效果。最后,本文采用16S测序法测定分析探究樟树籽仁油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LEf Se鉴别分析法寻找差异性较大的菌群,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寻找影响小鼠体重、体脂、血脂的菌群,并在此基础上对菌群进行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利用STAMP软件鉴别差异KEGG pathway,探究樟树籽仁油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长链甘油三酯相比,中链甘油三酯具有降低大鼠和小鼠体重的作用,高剂量中链甘油三酯作用显著,低剂量中链甘油三酯影响机体体重不明显。用樟树籽仁油饲料(樟树籽仁油分别替代高脂饲料中100%和50%猪油时)饲喂肥胖小鼠时,中高剂量樟树籽仁油(樟树籽仁油替代高脂饲料中100%和50%猪油)可显著降低小鼠体重、体脂以及改善血脂水平的效果,但低剂量樟树籽仁油(樟树籽仁油替代高脂饲料中25%猪油)饲喂肥胖小鼠的,体重、体脂、血脂水平均与高脂饲喂肥胖小鼠无显著差异。樟树籽仁油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程度与樟树籽仁油的剂量相关,其中以樟树籽仁油替代高脂饲料中50%猪油的高脂饲料饲喂的干预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影响最大,50%樟树籽仁油替代饲料饲喂的小鼠与高脂组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并与基础饲料饲喂的对照组和恢复组小鼠的菌群功能具有相似性,并可能是其有减肥降脂效果的重要原因。而100%樟树籽仁油的粪便短链脂肪酸与基础饲料饲喂的对照组小鼠更为接近,可能是通过能量吸收来影响其体重变化,肠道菌群中部分种属上的菌群也可能是影响其体重的原因(如在CCSKO组中Lactobacillus丰度降低和Ruminococcaceae bacterium AM2丰度升高)。总之,樟树籽仁油具有降低肥胖小鼠体重、体脂及改善肥胖小鼠血脂效果,但效果与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低于一定程度则会无明显作用。樟树籽仁油亦能改变肥胖小鼠的菌群结构和功能,樟树籽仁油替代量在50%时会使菌群结构接近于正常小鼠并发挥减肥降脂作用,全部猪油被樟树籽仁油替代的饲料其减肥降脂作用可能与短链脂肪酸的减少或部分菌群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