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以词汇、语法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语篇能力薄弱,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怎样改变目前这种教学现状,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用语篇分析中的相关理论——语篇衔接理论——指导外语阅读课堂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首先,笔者对语篇衔接理论的来源及相关理论作了介绍,并用实例探讨了各种衔接手段的意义及识别策略。接着,笔者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涉及到语篇衔接的文献,很多是来自对高校的研究,还有些只是涉及衔接手段的某一方面,这些理念不能直接用来指导高中外语课堂教学。笔者就以“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题,以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在实验前,笔者通过对近年来英语高考阅读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试题侧重对文章整体的考查;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词汇处理能力。接着,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有关高中生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并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在阅读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阅读策略;生词量大;阅读速度慢;不能快速查找主题句及把握中心;教师侧重语法、词汇教学,忽视对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问卷调查,笔者认为运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及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之后,笔者又提出了以语篇衔接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最后,为验证此假设,笔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语篇衔接理论指导阅读课堂教学,另一班为对照班,采用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两班除了教学方式不同之外,两班原始成绩持平,所用教材和配套练习资料完全相同,授课时间相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首先将语篇衔接理论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增强他们的语篇意识,引导学生识别各类衔接手段;第二阶段,运用语篇衔接理论对课文的篇章构成进行分析;第三阶段,巩固语篇衔接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语篇分析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语篇衔接理论指导高中外语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语篇意识及阅读策略意识,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