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38b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性疾患,以发作性有节律的双侧眼球震颤为典型症状,多在婴儿期起病,眼球震颤伴随终生。先天性眼球震颤无神经或视觉系统异常,是一种特发性的疾病,目前致病机理不清。先天性眼球震颤遗传方式复杂,存在遗传异质性,最近有文献报导认为FRMD7基因的突变能导致该病的发生。本实验室同浙江大学附属二医院合作收集了4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家系1的基因定位研究已于2004年完成,连锁分析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Xq26-27;家系2和家系3均呈X-连锁,有足够的样本,符合做连锁分析的条件;家系4仅1代共3名患者,遗传模式不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家系2、家系3致病基因位点;克隆四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与结果:根据每个家系不同的情况,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连锁分析对家系2、家系3致病基因进行排除定位,我们利用X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使用连锁分析软件包中的M-link程序计算LOD值,家系2在DXS8041、DXS8033、和DXS1062处得到最大LOD值1.76,家系3在DXS8009、DXS8041、DXS8094、DXS1062处得到最大Lod值1.16。根据单体型分析推断致病基因位于DXS1047与DXS8094之间。可能与位于Xq26.2的FRMD7基因连锁。根据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结果,我们对4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进行FRMD7基因突变检测,PCR扩增FRMD7基因的编码区及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区域,直接测序分析寻找突变。结果分别在家系1、2、3中找到了致病突变,家系1中发现c.781C〉G,家系2中发现c.886G〉C,家系3中发现c.1003C〉T,其中c.781C〉G和c.886G〉C是未被报道的新突变,这3个突变在家系中都与疾病表型共分离,在100个家系外正常对照中也未发现这些突变。3个突变分别导致FRMD7基因编码产物发生R261G(精氨酸→甘氨酸)、G296R(甘氨酸→精氨酸)、R335X(精氨酸→终止密码子)的改变。家系4中,未检测到FRMD7基因的突变。结论:FRMD7基因的突变导致家系1、家系2、家系3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发生;家系4可能是由于FRMD7基因非编码区突变或其他未知基因突变所导致。
其他文献
种质资源是海水养殖生产、优良品种培育及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海洋动物核心种质鉴定和保护研究严重滞后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为研究案例,从发展观光农业与农业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出发,对海淀区观光农业用地进行分析,对于大都市区域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首
本文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来构建消减文库的方法,克隆维生素E缺乏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外套膜差异性表达的基因
本文对猪、牛TERT基因的克隆、功能分析和永生化猪体细胞支持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工具mVISTA分析了多种脊椎动物TERT的基因组序列和周围序列,发现TERT基
摘要:在即将颁布的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被正式确定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式包括听、说、读、写,在这四种学习方式中,“读”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跳出阅读知识应试化灌输的“藩篱”和阅读能力井喷式提升的“陷阱”,从而收获阅读素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阅读课;课堂讨论一、高中英语阅读素养内涵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