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处长江入海口和东部沿海中段,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它的发展后劲在我国三大都市带即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稳步进行,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地位进一步突现,其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将发挥巨大的示范作用。 本文首先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对长三角区域范围的界定进行了科学分析。在明确新的长三角区域概念之后,本文深入剖析了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由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使得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区域统一协调的难度较大,并且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中央层面上的政策干预和指导,在地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区域经济同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统一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同时,由于产业水平落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长三角区域内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资源能源严重短缺,也进一步制约了长三角区域的健康快速发展。依靠大量资源和能源来支撑其发展的模式已经接到了末路,要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长三角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本文指出,长三角区域的长远发展必须摒弃资源消耗型和简单加工业同构竞争的旧有模式,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和系统观,依靠功能定位来解决同构竞争问题。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依靠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破解发展瓶颈,最终确立起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体系。同时,由于长江沿江地区是新世纪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和稳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实现中国重大发展战略的先导地区。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是目前中国的交通、商业、金融较为发达的地区及全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如果把长三角放大到长江流域的广阔背景中去,将长三角发展提升至“长江战略”的高度,长三角区域将在全国发展的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