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他首创了利用广播与民众沟通的方式。罗斯福通过广播发表的演讲统称为“炉边谈话”,“炉边谈话”一共有30篇,其中13篇是经济类演讲。本文以这13篇演讲为语料,从功能文体学入手,运用语域和三个元功能的理论,对罗斯福演讲的语言风格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探索罗斯福说服人民、鼓舞人民的语言技巧。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有三个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研究发现,在概念功能方面,物质过程使用最为频繁,占53%。物质过程用于描述政府政策实施前后的国家形势,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安抚人们的情绪;用于描述政府的举措,给人权威而有力的感觉,能够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在语态的使用上,主动语态比例高达86%。罗斯福利用主动语态树立其强势、进取的总统形象,从而达到振奋人心的效果。在人际功能方面,罗斯福大量运用陈述句和现在时向听众传达国情和政策的信息,有利于他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中值情态的使用占55.3%,体现了罗斯福的客观态度。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占39%,有利于建立认同,拉近总统与民众的距离。在语篇功能方面,罗斯福多用简单主位和无标记主位,使演讲精炼简洁,便于理解。衔接手段多采用照应和连接,使演讲更为连贯。综合以上发现可见,“炉边谈话”的所有语言特点都服务于同一目的,即向听众传递信息,说服其支持政府的新政策。服务于这一目的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功能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由六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第二章为理论框架和文献综述,介绍功能文体学理论、研究现状及罗斯福演讲研究现状。第三章从语域的三个方面对语料进行分析。第四章至第六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个元功能对语料进行数据统计和举例论证,找出罗斯福语言的特点和功能。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本文的不足,为演讲文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