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利用SDSS(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类星体样本,系统分析光谱中的MgⅡλλ2796,2803和CⅣλλ11548,1551吸收线系统,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第一章,综述了类星体的观测特征、统一模型,吸收线系统的分类、起源、统计特性,以及SDSS巡天。第二章是利用 BOSS(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Survey)第一次释放类星体数据,在Lyα发射线红端到Mg Ⅱ发射线红端的光谱窗口,系统分析光谱中的类星体插入以及成协窄MgⅡ和C Ⅳ吸收线系统。总探测到18 598个、红移在0.2933 ≤ z ≤ 2.6529之间的Mg Ⅱ吸收系统,和41 479个、红移在1.4544:≤z≤ 4.9224之间的CIV吸收系统。这些吸收系统中,超过95%的系统处在完全饱和吸收与完全不饱和吸收之间,约75%的Mg Ⅱ系统具有Wrλ2796 ≥ 1 A,约29%的C IV系统具有Wrλ1548 ≥ 1 A。统计分析发现,吸收体红移数密度演化方式类似于星系恒星形成率密度演化,表明类星体金属吸收线的形成很可能与星系的恒星形成有关;在相同的吸收星系中,MgⅡ吸收成份比CⅣ吸收成份更倾向于饱和吸收;类星体成协吸收体比插入吸收体具有更高电离水平。分析中,也发现类星体成协吸收体的吸收强度、相对速度(β)不依赖于类星体的射电探测,但依赖于类星体中心紫外连续谱电离辐射。除此之外,所有吸收体的β分布,呈现β ≈0不对称峰值结构,然后向外平稳延展,表明样本包括三类不同的吸收体:1)前景星系产生的插入吸收;2)类星体寄主星系、星系团或组产生的环境吸收;3)类星体外流或风产生外流吸收。并且β分布与吸收线电离势有关,C Ⅳ吸收体比Mg Ⅱ吸收体具有更宽的峰值β分布。在BOSS第一次释放的类星体样本中,部分类星体已在SDSS第一或第二巡天阶段(SDSS-Ⅰ/Ⅱ)进行了光谱证认。第三章,利用这些既具有SDSS-Ⅰ/Ⅱ又具有BOSS光谱观测的类星体,分析光谱中的MgⅡ和CⅣ吸收线系统。BOSS和SDSS-Ⅰ/Ⅱ两次观测的时标从150到2643天(类星体静止坐标系)。统计分析发现,52个C Ⅳ吸收系统在SDSS-Ⅰ/Ⅱ和BOSS两次观测时标内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5个系统具有β>0.06,并部分类星体表现出多个吸收系统同时发生变化。变化吸收线吸收强度的变化量、或相对变化量并不显著地依赖于两次观测时标和吸收体相对于类星体的相对速度。对于Mg Ⅱ吸收系统,并未探测到△Wrλ2796>4σ’Wrλ2796 和 ΔWrλ2803>3σWrλ1280 的系统。第四章利用 SDSS DR7+DR12类星体样本,建立一个固有投影距离小于1 Mpc的类星体对样本,分析前景类星体周围环境以及插入吸收星系气体分布。研究发现,投影距离小于300 kpc的横向成协吸收体吸收强度与投影距离反相关,但这反相关性特征不存在于更大投影距离的横向成协吸收体。对于投影距离小于350 kpc的Mg Ⅱ吸收,和投影距离小于250 kpc的CⅣ吸收,横向成协吸收体的发生率与投影距离明显反相关。通过比较横向成协吸收体发生率与视线成协吸收体发生率,发现Mg Ⅱ视线成协吸收体发生率明显低于投影距离小于350 kpc的横向成协吸收体的发生率,而与投影距离大于350 kpc的横向成协吸收体发生率相当;对于CⅣ吸收,投影距离小于100kpc的横向成协吸收体发生率明显高于视线成协吸收体发生率,而投影距离大于100 kpc的横向成协吸收体发生率却低于视线成协吸收体发生率。除此之外,研究发现,投影距离小于300 kpc的吸收体对,其发生率随投影距离增加而减小,但投影距离大于600 kpc的吸收体对,其发生率却是随投影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第五章简单描述了未来期望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