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天津市南开区荣迁东里、荣迁西里、航天北里共101名老人的PM2.5载带PAHs个体暴露浓度水平进行了测量,并同时监测了相应的室外PM2.5载带PAHs浓度,分析了其浓度特征和相关关系;结合时间活动模式,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老年人PM2.5载带PAHs个体暴露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估算了老年人群终生致癌风险。
在夏季和冬季,退休老年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分别为85.56%和88.54%,社区外环境停留时间分别为9.7%和8.1%,交通微环境停留时间分别为1.9%和2%,其他微环境停留时间分别为1.3%和1.3%。在季节上参与者的时间活动模式并无显著差异。
在夏季,参与者个体暴露、室内以及室外PM2.5的日均浓度值分别为122μg/m3,128.6μg/m3,98.6μg/m3,冬季分别为167.1μg/m3,169.2μg/m3,140μg/m3。在夏季,参与者个体暴露、室内以及室外PM2.5载带PAHs的日均浓度值分别为22.24ng/m3,21.46ng/m3,16.56ng/m3,冬季分别为92.12ng/m3,88.06ng/m3,139.82ng/m3,夏季个体PM2.5及其载带的PAHs的浓度水平均大于室内和室外。
结合时间活动模式对PM2.5个体暴露的分析发现,主动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PM2.5以及PM2.5载带PAHs的浓度水平均高于无ETS暴露;在夏季,无烹调活动的参与者个体暴露和室内暴露PM2.5浓度水平均高于烹调活动参与者对应的浓度,在冬季则出现相反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夏季人们在室外活动时间比冬季长且夏季饮食习惯和冬季不同导致的;在夏季,打扫活动对于室内以及个体暴露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在冬季打扫活动对于其的有利影响比较明显。
运用特征比值法的定性来源解析结果发现,个体主要暴露于燃煤源、交通源、香烟、烹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PM2.5载带PAHs进行来源解析:夏季共解析出3个因子,汽车排放和工业排放,煤燃烧、油烟、樟脑球和香烟排放,各因子解释的总方差分别为41.38%,25.93%和21.55%。冬季个体暴露得出的3个主因子为汽车排放、煤炭燃烧和工业排放,樟脑球和香烟排放,油烟排放,各因子解释的总方差分别为62.96%,14.39%和13.4%。
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估算出老年人群终生致癌风险(ILCRs)平均值为3.6×10-6,人群存在潜在致癌风险。通过对不确定性的灵敏度分析,发现对致癌风险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的是BaP致癌斜率因子CSF和BaP的等效浓度,表明若要降低致癌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首先应降低这两个变量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