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基础是土木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深基础形式。然而,跨海桥梁工程、港口码头工程以及输油气工程中的建筑物往往会受到船只的撞击、潮汐和地震作用等侧向荷载的破坏,常常使用斜桩基础的形式来抵抗侧向荷载作用。因此,研究斜桩在饱和砂土中的抗震性能对工程抗震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电磁式振动台试验,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干砂和饱和砂土中对称双直桩以及对称双斜桩的三维动力计算模型,对比研究在干砂和饱和砂土中斜桩的侧向动力响应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振动台试验设计中,选用合适尺寸的剪切箱,按照等比例缩尺制作试验模型。对不同峰值加速度正弦波输入下的对称双桩侧向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干砂中对称双桩侧向动力响应相差无几;在砂土液化时对称双直桩的侧向动力响应显著大于斜桩。(2)系统的学习FLAC3D计算原理以及完全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基于振动台试验,结合前处理软件Midas-GTS NX建立对称双桩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后成功导入FLAC3D,进行初始应力和动力计算,并对两个监测点进行初始孔隙水压力的监测,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3)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内容包括台面和桩头承台的加速度、位移时程以及峰值大小。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正弦波还是地震波输入下,当砂土发生液化时,对称双直桩的加速度和位移峰值放大效应明显增大。对称双斜桩的放大程度低于双直桩,尤其是砂土液化时更加显著。在干砂中,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饱和砂土中,模拟结果比试验结果略大。说明FLAC3D能够较好的实现对干砂和饱和砂土中斜桩侧向动力响应问题的模拟。(4)在正弦波和地震波激励下,试验监测到孔隙水压力时程迅速增长,试验中表现为喷砂冒水现象。FLAC3D数值模拟很好的再现了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