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近期的研究证实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typ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FTP)的存在与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s)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尚未发现关于FTP对PCoAAs形态及破裂状态影响关系的报道。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伴有FTP的PCoAAs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行头颅DSA的PCoAAs的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目前是否吸烟、目前是否饮酒、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发生动眼神经麻痹以及动脉瘤是否发生破裂。根据CT及DSA的检查结果将所有PCoAAs分为A组(伴有FTP的PCoAAs)、B组(不伴有FTP的PCoAAs)、C组(伴有FTP的破裂PCoAAs)和D组(不伴有FTP的破裂PCoAAs)。通过患者个体化的3D-DSA影像建立动脉瘤及血管模型,计算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包括最大高度(Maximum height)、垂直高度(Perpendicular height)、最大直径(Bottleneck diameter)、瘤颈宽(Neck diameter)、纵横比(Aspect ratio,AR)、大小比(Size ratio,SR)、瓶颈指数(Bottleneck factor,BF)、椭圆率指数(Ellipticity index,EI)、波动指数(Undulation index,UI)、非球形指数(Nonsphericity index,NSI)。分别对A组和B组、C组和D组的临床资料和形态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P值<0.1的参数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4枚PCoAAs,其中A组81枚,B组133枚,C组59枚,D组83枚。单因素分析中,A组和B组、C组和D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形态学参数对比显示:A组动脉瘤较B组具有更小的最大高度、AR、BF和UI(P<0.05),C组动脉瘤在最大高度、垂直高度、AR、BF、UI和NSI均小于D组(P<0.05)。A组和B组的多因素分析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C组和D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SI(OR 0.000,95%CI 0.000-0.151,P=0.030)具有显著差异。结论:1、伴有FTP的PCoAAs与不伴有FTP的PCoAAs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伴有FTP的PCoAAs更小且形状更为规则。2、相比不伴有FTP的破裂PCoAAs,伴有FTP的破裂PCoAAs在形态上也表现为更小且形状更规则。表明伴有FTP的PCoAAs在更小、形状更规则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破裂,提示伴有FTP的PCoAAs具有更高的破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