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目的:探讨《伤寒论》“胃气”思想的源流、内涵、应用、影响,及其用于胃溃疡治疗的理据和方药。方法:辨析《伤寒论》的理论源流;取2003年1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十年甲申京口文成堂模刻宋本《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和1955年4月重庆出版社新辑明·赵开美照宋·高保衡等校正的复刻宋本《伤寒论》,规范其中脏腑、十二经、脏腑之气的记述文字,应用SPSS Clementine11.1软件分别统计各脏腑、十二经、五脏六腑之气出现的频率,结合原文推演《内经》“胃气”及《伤寒论》“胃”、“胃气”的内涵和应用;运用归纳法,分析“胃气”思想在后世的内涵、发挥和应用;结合胃溃疡的病因病机,推导“胃气”思想用于胃溃疡治疗的理据及保胃气丸的组方依据。结果:学界公认《伤寒论》吸取汉代及其以前的医药学成果,融合张仲景的临床经验,但对其理论来源主要有前代医经家的论著学说和《伊尹汤液》两种见解。其中,“医经著作说”占主流,核心理据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可以采信;“伊尹汤液说”晋代始见,核心理据包括《针灸甲乙经》序言、敦煌卷子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文法文韵考证等,尚不足采信。且医经著作多不涉方药,《伤寒论》方药记载甚详且79.07%的药物见于《神农本草经》,所载文字与现存医经著作和经方著作鲜有雷同。《内经》出现“胃”328处,在五脏六腑中排名第二;出现“阳明”335处,在三阴三阳经中排名第一;出现“足阳明”、“足之阳明”胃经67处,在十二经中排名第二;出现“胃气”23处,在五脏六腑之气中排名第二。所载“胃气”有脾胃功能在脉象的反映、胃中的水谷精微、胃主通降的生理特性、胃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4种含义,在生理上强调“胃气”对人体生命活动极端重要、“胃气”与脾气协同存在、“胃气”强弱可从脉象反应,在病理上认为“胃气”致病主要有四肢不用、真脏脉独见、津液外泄、阴虚内热、呕哕、善饥但不嗜食等表现,在治疗上提出根据“胃气”有无判断治疗难易、确定治疗急缓、用针刺调治“胃气”,在预后方面强调病后没有“胃气”很危险,在养生方面认为“胃气”可以保持天赋的生命力。《伤寒论》出现“胃”49处(40条)、“阳明”70处(61条)、“足阳明”1处(1条)、“胃气”11处(11条),在五脏六腑、三阴三阳经中的排名与《内经》持平,在十二经、五脏六腑之气中的排名比《内经》领先,且十二经独见“足阳明”、脏腑之气独见“胃气”;出现“胃”、“阳明”或“心下”的原文有121条,占全书条文30.40%,涉及全部8类病脉证并治。所载“胃”主要指大肠、胃肠、胃胆肠、脾胃肠、脾胃、足阳明胃经、胃腑、胆经、大小肠,“胃气”主要指脾主升清和胃主通降的生理特性、小肠泌别清浊和大肠传导变化的生理功能、胃腑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足少阳胆经行半表半里的生理特性、脾主升清胃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胃腑受纳腐熟水谷小肠泌别清浊和大肠传导糟粕的生理功能、脾胃肠消化功能、胃中的水谷精微、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传导变化的生理功能。其中,“胃气”在疾病染传中主要体现在胃弱染传、保胃防传、强胃防变,在病脉辨证中主要体现在试治、饮食、大便、脉象,在释理立法中主要体现在八法均顾胃气、多法并举护胃、汗吐下尤需注意禁忌,在遣方用药中主要体现在多用补养脾胃之品及食用药物、注意因人制宜及无伤胃气,在服药宜忌中主要体现在重视剂型、慎选溶剂、服用得法、糜粥自养、注意禁忌、少伤胃气,在调护预后中主要体现在损谷促愈。后世“胃气”的内涵仍集中在功能、物质、表征三大方面,新增脾胃功能在舌上的反映、元气、泛指全身之气、正气等多种含义。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等继承并发挥前贤的“胃气”思想,形成多种学说。“胃气”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到预后的整个过程。历代医家论述显示脾胃虚弱是胃溃疡发病之本,寒凝、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兼见是胃溃疡发病之标。岭南地区胃溃疡高发与六淫、七情、饮食、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门诊胃溃疡新病鲜见、久病常见,多虚实相兼,寒、热、湿、瘀错杂。保胃气丸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瘀生肌等多重作用。结论:①《伤寒论》论广先前医经家和经方家的论著学说,学术理论主要源自以《内经》为代表的医经著作;②《内经》对胃、胃经、胃气极为重视,所载“胃气”主要指胃经之气、胃腑之气、胃腑气机、胃腑气化,广泛用于生理、病理、治疗、预后、养生等方面。③《伤寒论》比《内经》更重视胃经、胃气,并将“胃气”思想贯穿全书,所载“胃”、“胃气”分别有9种和8种含义,在疾病染传、病脉辨证、释理立法、遣方用药、服药宜忌、调护预后中均有体现。④后世“胃气”内涵更加丰富,被众多医家发挥,应用更加广泛。⑤健脾益气、理气温中、祛瘀止血是胃溃疡的常用治法,保胃气丸组方切合胃溃疡久治不愈的病机特点。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保胃气丸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成保胃气丸低、中、高3个剂量组以及模型对照组、雷尼替丁组、胃康灵组,按体重等效剂量换算,依次灌胃保胃气丸、生理盐水、雷尼替丁、胃康灵,观察对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的溃疡大小的影响以及对水浸、阿司匹林、氨水、盐酸-乙醇所致胃溃疡的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的影响;取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成保胃气丸低、中、高3个剂量组以及模型对照组、斯达舒组、胃康灵组,按体重等效剂量换算,依次灌胃保胃气丸、生理盐水、斯达舒、胃康灵,观察对醋酸所致胃溃疡的溃疡指数、溃疡愈合率的影响。取SD大鼠70只,随机均分成保胃气丸低、中、高3个剂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尼替丁组、胃康灵组,按体重等效剂量换算,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其余组依次灌胃保胃气丸、蒸馏水、雷尼替丁、胃康灵并制作胃溃疡模型,分别观察对幽门结扎所致溃疡大鼠胃液、胃酸、胃蛋白酶、胃粘液的影响(无正常对照组),对阿司匹林所致溃疡大鼠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影响,对水浸应激溃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对醋酸所致溃疡大鼠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无雷尼替丁组)。采用平板法,测定保胃气丸的最小抑菌浓度;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保胃气丸低、中、高3个剂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莫西林组,每组依次18、19、18、10、16、17只,用化学反应法进行尿素酶检测,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Hp尿素酶抗体检测,用品红染色法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观察保胃气丸对Hp的影响。结果:保胃气丸低、中剂量能够明显降低醋酸型、水浸应激性、阿司匹林、氨水所致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P<0.01或0.05),中剂量还能明显降低盐酸-乙醇所致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P<0.01),高剂量能明显降低6种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P<0.01或0.05),且低、中、高质量均能明显减少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溃疡面积(P<0.01)。保胃气丸低、中剂量均能明显减少胃液量(P<0.05),低、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胃液酸度(P<0.05或0.01),高剂量能明显减少胃蛋白酶(P<0.05)。胃康灵不能降低胃液量、胃液酸度、胃蛋白酶,雷尼替丁与保胃气丸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胃气丸低、高剂量及雷尼替丁能明显增加胃粘液(P<0.05),中、高剂量及胃康灵、雷尼替丁能显著升高PGE2含量(P<0.05或0.01),高剂量及胃康灵可明显增加胃黏膜血流量(P<0.05),低剂量能明显升高NO含量(P<0.05),低、中、高剂量及胃康灵均可增加EGF含量(P<0.05或0.01),低、中、高剂量对GA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雷尼替丁对胃黏膜血流量无显著影响(P>0.05),胃康灵对NO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保胃气丸最小MIC值为0.0416g/ml。快速尿素酶检测显示,保胃气丸低、中、高剂量及阿莫西林的Hp感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Hp尿素酶抗体检测显示,保胃气低、高剂量及阿莫西林均能明显减少Hp感染的阳性率(P<0.01);病理组织切片显示,保胃气低、中、高剂量及阿莫西林均能减少Hp感染的阳性率(P<0.01),且高、中、低剂量抑制Hp效果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①保胃气丸能明显减少6种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或损伤程度,对多种因素引起的胃溃疡均有作用,但作用强度在不同模型上存在差异;②保胃气丸能降低胃液量、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力等侵袭因子,提高胃粘液、胃黏膜血流量、PGE2及NO、EGF等防御因子;③保胃气丸体外最小抑菌浓度为0.0416g/ml,能减少尿素酶等Hp的致病因子,降低Hp感染率,并呈一定量-效关系;④保胃气丸治疗胃溃疡的机制在恢复侵袭-防御因子平衡、抑制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