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又需要人们普遍地接受教育,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及教育。为社会提供优质教师资源的高等师范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增强我国国力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然而社会是不断进步与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都在对教师素质及高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挑战,其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冲击最为猛烈。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高师的出路只能是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全面的改革以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本文从对高师人才素质影响最为直接的课程设置入手,以三大部分八个章节对高师课程结构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兹略述如下:第一部分论述新课改的目标、理念及其对高师课程结构的挑战,包括两章的内容:第一章概述了新课改的总体目标、六个基本目标及核心理念,并梳理出了新课改的六个新观点。第二章首先对课程、课程结构及高师课程结构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分析了新课改对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的挑战,最后论述了新课改挑战下,高师课程结构应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现代性、师范性、前瞻性和研究性等特征。第二部分分两章阐述了目前我国高师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一章主要从课程的内容分类出发,剖析了高师课程结构中存在的公共基础课内部、学科专业课内部、教育专业课内部及三大板块之间的结构不合理之处,同时解析了课程类型与形式单一等结构不合理问题,指出了高师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不能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原因。第二章对高师课程结构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课程设置的深度与范围之间的关系、知识掌握与经验获得、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当,是导致高师课程结构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致力于高师课程结构应该如何应对新课改的挑战,试图探讨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改革目标,并尝试对课程结构的建构提出建议,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提出高师课程结构改革应该以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需要及高师课程设置自身的规律为指导思想与改革依据。第二章试图探寻高师课程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如以结构功能的理论作为哲学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心理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