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病理基础上,冠脉血管痉挛、局部血栓形成,造成心肌的缺血损害和坏死。心肌缺血是ACS常见的发病机制,及早地诊断出心肌缺血并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使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于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MB亚型(CK-MB)的检测结果。近年来被认为,cTnI是检测心肌损伤最具特异性的指标,但仅是一个可靠的晚期诊断指标,仅在冠脉闭塞心肌坏死后血清中才升高,18小时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6%和93%,而在早期心肌缺血而心肌未坏死之前则在血清中检测不到,所以不宜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CK-MB在心肌损伤发病3~6小时后升高,患者骨骼肌损伤或者剧烈运动时也可以升高。cTnI和CK-MB都是在部分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后才释放入血,此时,心肌细胞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病早期的心肌缺血阶段,在外周血中检测不到,用它们检测ACS的早期心肌缺血均不理想。最近研究发现,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albumin,IMA)是较为理想的缺血标志物,在心肌缺血的早期即可明显升高。ACS时血栓形成,机体对抗此高凝状态,启动内源性纤溶系统,使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增加,D-二聚体(D-dimer,D-D)浓度升高。D-D是交联纤维蛋白纤溶酶水解后降解的终末产物,其含量的增高提示体内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高,可在疾病的早期出现变化,常作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物。目前,国内外关于心肌缺血标志物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关于IMA和D-二聚体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比较少。本课题旨在研究心肌缺血病人血清中IMA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单独分析血清IMA和D-二聚体水平或将两者联合检测,或将两者再与TnI联合检测对ACS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并明确在胸痛持续不同时间血清中IMA和D-二聚体的浓度变化及其对ACS早期诊断意义,为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以胸痛就诊的患者113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56.4±11.8岁,且患者满足以下条件:①胸痛发作六小时内;②血清白蛋白在35~55g/L之间;③除外妊娠、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胃部疾病、肺栓塞、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慢性传染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及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方面与实验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在就诊时即采集静脉血5mL,分装两管,一管用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一管不加抗凝剂,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血清cTnI和IMA。D-二聚体用美国贝克曼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cTnI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测定,IMA用白蛋白-钴结合(ACB)方法测定。所有实验数据用SP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13名胸痛患者中,82名被确诊为ACS,其中最终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51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8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rEMI)患者13例;82名被确诊为ACS患者的血清IMA、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缺血性胸痛组(NI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胸痛3小时内,ACS患者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I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痛3~6小时,ACS患者血清IMA和血浆D-二聚体及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MA与cTnI水平间呈一定的负相关。IMA单独诊断ACS的敏感性是83.36%,特异性70.97%,IMA、D-二聚体及cTnI联合应用诊断ACS的敏感性达到97.56%,特异性58.06%。
结论:IMA是一项能够早期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在ACS发病早期的心肌缺血阶段,尤其是3小时以内,其诊断价值优于cTnI,但是,IMA仅是一项反映心肌缺血的指标,不能反映心肌细胞的坏死,因此,判断是否有心肌细胞坏死,仍需要结合cTnI的检测结果。D-二聚体可在ACS发病早期(3~6小时内)即可升高,可以协助ACS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