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评估耳穴按压结合耳尖放血对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临床降压疗效,以及评估该疗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及影响。方法:将纳入的73例临床观察患者分为耳穴治疗组及西药组,耳穴治疗组进行耳穴按压结合耳尖放血治疗,其中耳穴按压取单侧降压沟、肝、心、肾、神门,并根据伴随症状选择配穴。西药组给予基础口服药物治疗。耳穴治疗组予以单侧耳穴轮流按压配合耳尖放血,休息一日后,再度进行上述治疗方法。4周1疗程,共治疗8周。评价指标选取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分别记录两组在首次治疗30min、1h及24h内3个时间点中SBP及DBP的即刻变化以及治疗前、治疗第8周、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4个时点的两组患者SBP、DBP变化和生存质量量表(SF-36)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即刻降压方面,耳穴治疗组患者在首次治疗30min内,SB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首次治疗1h内DB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西药组患者的SBP及DBP在首次治疗24h后SBP、DB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耳穴治疗组与西药组相比较,SBP及DBP在首次治疗1h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近、中期血压变化方面,对两组SBP及DBP变化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提示与治疗前的血压水平比较,其他三个时间点测量的SBP及DBP均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第8周,耳穴治疗组患者与西药组相比较,SBP变化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DBP变化水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后第4周、第8周两个时点,两组患者SBP及DBP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SF-36量表评分变化,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评分较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机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的维度方面,耳穴治疗组较西药组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两组降低血压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两种降压方法均有效。结论:耳穴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治疗轻中度EH效果与西药降压效果相当。耳穴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及情感状态和机体功能,提示耳穴治疗对患者有心理性干预和不良情绪调解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主观状况,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治疗过程中,耳穴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由此可见耳穴治疗具有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和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