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版图中,长江经济带不仅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也是带动东中西部合作发展的协调经济带,连接着内陆与沿海地区,其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等得天独厚。长江经济带包括11个省(市),预计整体经济规模在2020年占全国的比例为43%,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绿色发展的任务也随之加剧。为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我国各级政府不断提高环境规制的强度,增强环境监督的力度,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任务就越来越艰巨。论文主要探讨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进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 论文结合环境规制与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现状,揭示命令型环境规制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论文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四个研究假设,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对11个省市2004年至2015年命令型环境规制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选取5个控制变量,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环境规制都会激励技术创新,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更大;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下,两种环境规制都可能抑制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环境规制的效果,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效果更显著,中西部地区命令型环境规制则更适用。 为更好的通过环境规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政府应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加强地区环保体系建设,通过环境规制工具激励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建设行业自律组织,同时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