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带宽消耗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媒体凭借边下载边播放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应用。P2P技术应用于流媒体经过近几年来的研究已不断地走向成熟,其中P2P流媒体直播系统在可扩展、鲁棒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与此同时包括P2P流媒体直播在内的各种P2P应用系统大量吞噬着宝贵的主干网络带宽资源,使网络出现严重的拥塞,另外还存在启动较慢等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低主干网带宽消耗为主要特点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Low Bandwidth-occupied Live system, LLive),系统包括服务器、数据源、超节点和普通用户节点四个组成部分。在LLive系统的设计中,首先引入了一种分级动态标识体系来使系统中节点的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相匹配,并且把节点的伙伴关系明确划分为邻近伙伴与远程伙伴,从而在达到拓扑匹配的同时节点又可与局部网络外的节点保持联系。然后在数据调度中引入了通报/退避机制,进一步减少网间数据传输,大量节省主干网络带宽资源。数据调度中还设计了数据预约机制,以推拉相结合的数据调度模式来加速数据传播速度。其次LLive系统的设计同时支持有固定超节点参与的增强模式和没有固定超节点参与的最小模式,组织结构非常灵活。最后在LLive系统的数据源、超节点和用户节点的程序实现中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在屏蔽了一些各自不会使用到的功能模块后就成为不同类型的节点,因此设计风格也是非常的统一,并减少了总体代码量。LLive分别在局域网和仿真环境中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在局域网实验中验证了各部分程序的正确性和可用性:LLive能够流畅地播放流媒体节目,播放时延与启动时延较小,能有效应对丢包问题,节点随机失效对节目播放的影响不明显。通过在仿真环境中的实验,LLive系统在使用了标识节点体系后能够快速地实现节点的聚集,达到了拓扑匹配的目的,并能很好地适应节点动态退出对标识系统的影响。在数据调度中加入通报/退避机制后能够减少90%以上对主干网带宽资源的占用,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其他文献
迭代学习控制是一种新兴控制技术,它是智能控制理论的一个分支,特别适合于具有重复运动特性的被控对象。迭代学习控制主要是利用前次或者前几次迭代时的输入信息和所产生的输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采集、传播无论是在速度还是规模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特别是伴随各种数码电子产品的普及,每天新增的图片数量达到了极高的数量级,如Fac
随着RDF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RDF数据存储与查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开发针对RDF数据的管理系统。论文以RDF数据管理
目前Linux内核开发工作的工程师们始终没有能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调试方法。这当然与Linux内核的开源性有关。内核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修改内核,这种修改打破了内核的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最主要的问题是:系统非常依赖于指纹图像的质量,低质量的指纹图像会造成特征的丢失或者虚假
近年来,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欢迎。在开发一个构件化软件时,只需把一个个现成的构件进行组装即可完成一个应用系统。CBSD能够取得成功的
隐写分析技术是信息隐藏技术的逆向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检测、提取或破坏可疑载体内藏有的秘密信息。由于网络语音流具有较大的信息隐藏容量和较高的实时性,因此网络语音流上的
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更加便捷,而信息无障碍建设使得残障人士特别是视障人士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与服务,真正实现信息社会的无差别接入。  
软件复用是指重复利用现有系统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软件元素来开发新系统的过程,它极大的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作为解决软件危机的有效途径,软件复用技术迅速发展,
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DRES)的安全性是系统的关键环节,而信息的传输是分布式实时嵌入式系统安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迅速发展与网络的广泛应用,分布式实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