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QQ、贴吧、论坛等为代表的网络微媒体,以微评论、微视频、微电影、微小说、微互动等为主要的传播手段,以“短、精、快”为传播特征的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是其对所属国家的国家主权、国民身份、历史文化、民族意识、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政治道路主张等的认知和在此基础上对国家的归属感,并自愿在行为执行上维护国家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在微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信息和草根话语的强化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通过对祖国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等5个维度认同相关的问题进行问卷设计,其中问卷问题大部分取材于微媒体上的相关主题的微评论和微文章。问卷显示大学生在国家认同的多个维度上的认知出现不平衡现象。在情感上极度认同国家文化、历史等,对国家主权高度维护,但是在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公权力作为、执政党认同上相对于文化等维度的认同出现了权利与义务式的不对等现象。针对问卷中出现的微媒体上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在社会、高校和学生主体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在社会环境的建设中,牢控主流话语权,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合理管控意见领袖,加强网络法律建设。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结合访谈中对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议,在教师队伍和课程上创新。在大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上着重在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素养上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