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转折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由于政权更迭频繁,对武装力量的掌控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军事装备的生产也就成为统治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骑兵力量的发展壮大促使兵器的研制和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然而长期以来,在田野发掘中对兵器考古的重视力度不够,关于这一领域全面、系统的研究性著作也较少,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尽可能地全面收集截止目前已发表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兵器材料,进行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本文将以现在行政区划下的中国版图为准,在全面收集考古出土兵器实物、图像和陶俑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进而研究当时军队中兵器的使用和组合方式。学术史回顾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是综合性研究,主要涉及兵器的简单类型学分析,时代演变的总体特征,兵器制造技术的革新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兵器在整个中国兵器史上的地位等等;第二是对具体兵器的考论,主要集中于对弩机铭文的考释,还有弩机在丧葬活动中的特殊功用的探讨;第三是关于骑兵和甲骑具装,其中涉及了骑兵战术,骑兵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骑兵对兵器改革发展产生的推动力,甲胄实物和甲骑具装俑的考古学研究等等。第二章对兵器形制进行类型学分析。本章将截至目前已发表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兵器的材料进行梳理,划分种类,以秦岭—淮河为界,分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两大块,按刀、剑、戟、矛、镞、弩机六大类做类型学分析,考察各型各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沿袭了东汉以来的传统,除了铜质兵器在远射兵器中仍保留有一定份额外,铁质兵器已在战场上全面占据主流地位。这一时期铁剑逐渐衰落,铁刀则日益兴盛,弩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兵器,常常随葬于世家大族的墓葬之中,其阶段性演变特征较为明显,可以为分期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持。第三章根据形制分析,结合相关墓葬的纪年资料,将这一时期的兵器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三期,并总结了各区各期的兵器形制和演变特征。第四章为相关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分析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冶兵业的分布,目前已发现的属于这一时期的冶铁遗址共有四处。北方出土实物兵器的地点有辽宁、河南、山东、甘肃、新疆、北京、山西、宁夏、陕西等地,南方出土实物兵器的地点有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湖南、重庆、福建、江西、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同时在文献中亦有相关印证。南方地区自萧梁时起,冶铸业有了大幅度地飞跃,例如东、西二冶、湖北冶城等便是当时著名的官冶。第二,南、北方都极为重视兵工管理,在中央设专职机构,当时地方上也有一定的冶铸自主权。第三,通过对三处做过科技检测的兵器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当时的冶铁技术至少有固体脱碳制钢、刃部渗碳、炒钢、灌钢、百炼钢技术几种,并且对淬火所用的溶剂已经颇有讲究。第四,关于军队的兵器装备和作战方式,依据相关壁画和陶俑资料,发现当时最常用的主要是环首刀、稍(长矛)、弩机、弓箭、戟等,不过戟只流行于魏晋时期,其后便走向衰落。兵种主要就是步兵和骑兵,骑兵又可分为轻骑和重装骑兵。总之,本文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考古出土的主要兵器的型式进行系统梳理,发现这一时期的兵器形制演变清晰,可以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三期,总体来看,南方和北方在三期中各自呈现的面貌既有共性,亦有个性。同样都体现出铁剑的衰落和环首长刀的流行,从南北朝起,马稍日渐兴盛,而铁戟逐渐衰落。在南方,东晋南朝时期对弩机的形制和功能都有进一步的改良,而在北方,进入北朝时期除了大型床弩仍被使用之外,弩机在战场上所占的份额已经较小了。此外,这一时期南北方都极为注重军器制造,冶铁业的分布范围也有了进一步扩展,尤其是南方地区引人瞩目。与此同时,南方地区还尤为重视骑兵发展,在中央专设管理胡骑的官吏,并积极任用胡骑作战,以此增强与北方抗衡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