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宅基地退出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构建合理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宅基地退出机制指的是改变农村原有宅基地无偿取得、使用的制度安排,将农民已经取得的宅基地重新收归政府所有,并对农户给予相应的安置和补偿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方式。构建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有利于土地利用集约化、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农民生活市民化,其内容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以宅基地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已有的有关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研究为基础,从浙江省宅基地退出的实践出发,以嘉兴姚庄镇和温州丽岙街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案例研究和对比分析试图实现以下研究目的:1、对姚庄镇和丽岙街道在宅基地退出实践中的背景、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以及差别所在,并结合两地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来解释差别产生的原因,试图找到不同背景与形成何种操作路径之间存在的一般性联系。2、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差别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宅基地退出机制在构建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本文的核心所在。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明确问题,运用案例分析理解、分析问题,再结合相关理论实践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逻辑所在。目前我国的宅基地退出实践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或城市周边的郊区,这些地区的土地价值高,为农民退出宅基地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宅基地退出机制还不够完善,政府是宅基地退出的主导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和追求短期效益的情况时有出现,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更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因此,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机制,采取怎样的退出模式是学者们必须进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