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华夏化的政治过程。认为这一时期南方的华夏化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秦至汉武帝时期,这一阶段华夏帝国南方经营的主要特征是疆域显著扩张,但新设郡县统治的深度却相当有限,因此将这个阶段定义为“统治地域急剧扩张时期”。第二阶段从汉昭帝时期至西晋末年,这一时期华夏政权主要致力于不断加深对南方的统治,通过已建立的郡县系统不断向南土腹地扩张,将尽可能多的人口、资源和土地纳入直接控制之下,由此也激起了南土土著族群的反复叛乱,华夏化由此进入“统治加深与华夷势力拉锯时期”。第三阶段由东晋至南北朝末期,西晋末年的战乱造成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东晋以降中原政权南下建康,建立了以长江以南地区为统治核心的政权,由此也开启了“南土政权统治下华夏化的完成阶段”。对这三个阶段华夏化核心地区的考察,分别构成了本文前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在第四部分中,对华夏政权统治新征服异族地区的制度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南北制度的异同。 根据以上讨论,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一,华夏政权在南方初步建立统治的过程往往比较顺利,但加深统治则会遭遇较大的阻力,出现多次反复。其二,南方的华夏化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特定地区华夏化的深度,与这一地区被纳入华夏统治的时间长短并不成正比,而与这一地区是否处于郡县治所周边或主要交通线两侧密切相关。其三,以长江以南地区为统治中心的南土政权统治时期,往往在当地华夏化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四,华夏政权在南方推行华夏化,其目的是达成对新征服的地区人口、土地和资源的全面控制,而在北方的统治的主要目的,则仅限于控制更多的塞外人口。这造成了华夏政权对北和对南统治政策及相关制度设置的差异。其五,从制度角度来看,华夏政权设置于新征服异族地区的制度,往往会遵循着与中央政权的关系由远及近、地方官僚体制由武向文的规律转变。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华夏化,是这一时期历史演进的深层线索之一,也是整个南方华夏化进程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华夏化的成果,构成了隋唐重建大一统帝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