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鬃山区在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迁徙和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北方草原乃至整个欧亚草原地区游牧民族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区域。然而,该区域以往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十分欠缺,一直到2004年7月下旬至8月底,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才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考古调查,并于后期做了小规模的试掘。通过调查和试掘,发现了丰富的游牧文化遗存,并基本上掌握了其分布特点和文化特征,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工作已进入尾声。本文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对马鬃山区游牧文化遗存进行的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并进一步探明了各期文化因素组合的时代和族属。这项工作是西北地区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该地区考古研究的空白,也必将对整个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文化研究产生积极影响。全文除结语外共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马鬃山区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往考古工作状况以及2004年马鬃山区考古调查中所获得的游牧文化遗存资料。第二章、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主要对各类遗存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岩画、墓葬和居址的类型学研究。特别是继穷科克岩画之后,再次将类型学的方法引入到岩画研究当中,对全部岩画资料以“幅”为单位进行分型定式和分期研究;对墓葬的初步分类研究中注意了对人骨材料鉴定结果和纺织品鉴定结果的分析。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各类遗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将岩画、墓葬和石围基址所包含的各种文化因素予以分离,为进一步进行时代和族属的探讨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和重点,通过文化因素的组合关系将马鬃山游牧文化遗存分为四组,然后运用文献记载及相关考古资料对每一组文化因素的时代和族属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马鬃山区游牧文化遗存一期有可能属于以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为代表的公元前5世纪前后西迁前的月氏人的文化遗存,该地区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月氏文化分布的东部边缘地带,由于自然环境特点,遗址规模较小,分布也较分散,遗迹数量与中心区相比也较小;二期很有可能是公元前2世纪中期到公元前后,蒙古高原和外贝加尔地区的“原匈奴”文化在吸收塔加尔文化和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并最终建立强大的匈奴帝国之后,向西南进入甘肃西北部和新疆东部地区,驱逐月氏的遗迹;三期文化的少量符号文字则可能是受晚期吐蕃文化和蒙古文化影响的结果。本论文的写作是对区域性游牧文化考古遗存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也再次证明引入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对游牧文化三要素进行综合研究,最终认识其时代和族属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