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和具体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逐渐向发展型制度环境转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逐渐由单向的控制与吸纳向双向的互动与合作转向。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由此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当前的研究多在宏观制度层面展开,具有很强的应然性和规范性特征,缺乏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生成与展开机制微观而细致的考察。基于此,本文借鉴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的丰富成果,在“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下,对S机构与基层政府合作关系中蕴含的双重制度逻辑及其引发的行动策略和功能后果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与基层政府的合作型塑了S机构组织场域内的双重制度逻辑,本文将其分别概括为“印象绩效”逻辑和“服务绩效”逻辑。这两大张力性制度逻辑对S机构提出了不同的治理要求,引发了相应的组织实践。其中以展示性为核心特征的“印象绩效”逻辑主导了S机构与基层政府的互动关系,使其展现出高度重视参观来访、多维运用政治元素、积极争取组织荣誉等多种行动策略;而以实务性为核心特征的“服务绩效”逻辑主导了S机构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关系,使其表现出整合资源借力使力、社会企业化发展、多样化服务内容的行动策略。与基层政府的合作为S机构的组织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印象绩效”逻辑为基层政府向S机构倾斜性的投入资源提供了正向的激励,促进了S机构组织规模的扩张和服务内容的深化;另一方面,也导致S机构的内卷化发展,具体表现为组织发展过快导致的专业性滞后,多重任务叠加导致的责任压力过大,以及非稳定发展预期等。与政府的合作,为S机构的组织治理带来的“展示性”与“实务性”并重的特征,暗含着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生成与展开机制的特殊性。首先,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仍然是在强国家弱社会的基本格局下展开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服务”于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需要。其次,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工具理性和打造政绩工程的冲动,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合作内容上的多重性和模糊性,为社会组织带来较大的治理压力。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吸纳过程,也为社会组织获取政府资源,更好实现组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从S机构的组织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社会组织在与政府合作过程中避免完全被体制吸纳,有效实现社会目标的可能性;其中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力建设,包括专业能力建设以及在多重制度逻辑下整合资源的管理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