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这门充满无穷魅力的学科正面临着尴尬的处境,虽然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新教材的编写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外观来看,教学方法也在推陈出新,但是实际操作的守旧却是教育界不愿看到而又无可奈何的现状,科学与人文、成绩与品行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冲突并没有缓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究其原因,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在教育改革中的缺席导致了“教”“改”分离和改革“瓶颈”的产生,而评价体系的产生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基于这一点,本文对语文教育评价思想的历史积淀作了一番梳理,试图从中找出长期影响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思想根源。千年来的科举选才酝酿出整个民族对书面成绩的巨大热情,盲目地搬用国外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则进一步巩固了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在语文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唯一的标准”也扼杀了人多彩的个性。改变局面的“杀手锏”就是重新构建符合个体发展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本文从终结性评价入手,阐明了该评价体系对整个语文教育评价的引导意义和具体涉及的内容。在这个目标下,文章结合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建立一种基础性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并从其目标分类、具体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以期能给正在进行的语文教改带来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