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通过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更安全更合理的麻醉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开腹手术的妇科患者40例, ASAI-Ⅱ级,随机分为R组(瑞芬太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更安全更合理的麻醉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开腹手术的妇科患者40例, ASAI-Ⅱ级,随机分为R组(瑞芬太尼组)和S组(舒芬太尼组),每组20例。设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分别为2-6ng/ml和0.4-0.6ng/ml的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指标、副反应发生率、拔管后30分钟镇静程度、拔管后各时点伤口疼痛程度;术后24小时随访是否有镇痛药物的应用、术中知晓及围拔管期痛苦回忆。结果表明:与麻醉前相比,R组和S组患者于达拔管指征时和拔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有所升高,且R组上升的幅度较大;与R组相比,S组患者于拔管后1分钟、拔管后5分钟、拔管后10分钟、拔管后20分钟的心率(HR)均明显降低;S组与R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相比,S组患者躁动、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R组相比,S组Ramsay评分为l级的病例数明显减少;与R组比较,S组患者在拔管后5分钟,拔管后30分钟,拔管后1小时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术后24小时内需要镇痛药物的病例数明显少于R组。结果提示:与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能为围拔管期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减少苏醒期疼痛、躁动的发生,且并不会延长患者的苏醒及拔管时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其他文献
采用南京内城区2001-2011年期间10843户贫困家庭的拆迁安置数据,探讨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格局及其重构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聚类等研究方法,对城市拆迁发生前内城区22个
目的:探讨连续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ultrasoniccardiacoutputmonitoring,USCOM)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
<正>医用CT机在我国已逐渐普及,CT成象原理在多种杂志和教材中均有详细介绍,国外的一些有关重要著作也被译成中文出版。笔者参阅了较多的文献,结合自己在医院工作的实际,试图
目的:探讨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ydroxyapatite/chitosan scaffold,nano-HA/C
先天性胆管囊肿(Congenital Bile Duct Cyst CBDC)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典型的症状有腹痛、腹部肿块和黄疽,通称为CBDC三联征,症状以腹痛为主,伴有发热和呕吐。治疗以手术为首选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两组,A组61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 B组47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
研究目的比较研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APACHEⅡ)、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
目的: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因假体无菌性松动行髋关节翻修术的40例病人术前资料的系统回顾,评价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2008年12月间我院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手段获取反映企业金融服务消费行为的数据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统计(1990~2003)和基本单位普查(2001)数据,实证分析了东莞市第二产业分散化空间格局前
目的: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b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 , KP)已成为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用微创手术方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