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中医症状评分的量化方法,观察复方玄连颗粒治疗胃溃疡(Gu)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Gu患者血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该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和参考。
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观察试验研究。在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取经胃镜诊断为活动期胃溃疡,并予中医辨证属临床常见的湿热中阻、气血瘀滞证的病人,共60例。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复方玄连颗粒(颗粒剂,由玄胡索10g、连翘20g、莪术10g、蒲公英30g、黄连9g、吴茱萸3g、枳实12g、生黄芪10g、白芨3g组合而成)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对照组30例,果胶铋(碱式果胶酸铋钾)治疗,每次150mg,每日3次,三餐前半小时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主症(胃脘部灼热痛、胀痛或刺痛,胃脘胀满)、次症(纳食减少、食后饱胀,嗳气,泛吐酸水,口苦粘腻)及舌脉像(舌质红或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涩或弦数)的积分及总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下溃疡面的变化;并于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留取患者血清,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EGF的水平并作比较。所得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样本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a=0.05。
结果:
1.胃镜疗效:治疗后两组病例胃镜疗效为治疗组临床痊愈22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胃镜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5.10,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中医证候疗效:1)证候总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显示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01,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证候积分疗效:两组主、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主症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主症积分比较亦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次症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次症积分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两组患者的主症、次症及舌脉象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两组问比较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患者血中EGF水平的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中EGF水平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中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中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提高(P<0.01);而治疗后两组患者间血中EGF水平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复方玄连颗粒能有效地改善胃溃疡活动期患者且辨证属湿热中阻、气血瘀滞证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溃疡患者胃镜下溃疡面的愈合,提高溃疡愈合率,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果胶铋,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提高患者血中EGF的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