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公正、公开、公平的电价机制为导向,在购电成本最小模型基础上对边际成本定价下的成本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综合相关文献,分析得出在联营方式下,购电成本最小模型能依据边际成本定价给出资源优化配置的信号,有利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会出现成本难以补偿的现象;而市场环境下,发电公司作为独立的利益体,在运营中至少应保证成本的回收。为了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又使所有市场参与者满意,进行成本补偿是非常必要的。进而分析了成本补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从物理、经济和改革角度上阐述了成本补偿的意义。其次,继承附加成本函数的思想,建立了静态成本补偿的模型和算法,分析了附加成本函数的数学和经济意义,即附加成本函数是对机组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调整,适当地对二者进行协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个体利益同时最优的目标。该模型可以实现在发电方和用户之间自行进行补偿,确保计及补偿函数的自我调度结果与统一调度结果一致,最终实现卖方买方自动均衡,符合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原则,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将补偿问题由静态拓展到动态,从动态角度初步探讨补偿机制及其实现问题,从一个周期来看待成本与盈利问题。考虑动态的成本补偿,必然会涉及到机组的动态物理特性和时间耦合约束。本文提出了动态成本补偿的模型,算例仿真表明,动态成本补偿量由于受到机组组合中时间耦合约束的影响会有所增大;而多个时段统一补偿,亦可减少交叉补偿的频率和额度,更有利于发电商从长期角度决策机组的启停和出力水平。成本补偿问题是合理制定电价、促进电力竞争并保证市场长期稳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为电力市场良性交易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