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et Gerdemann)是大豆上寄生性很强、经济危害性大的重要病原卵菌之一。本学位论文在对河南省大豆疫霉进行分离的基础上,对不同地理来源的大豆疫霉的形态学进行了鉴定及酯酶同工酶电泳,并对其核糖体DNA的ITS序列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杀菌剂作用下的大豆疫霉土壤叶碟诱捕法对河南省大豆田采集到的276份土样进行了诱捕分离,共分离到菌株2株,分离到的菌株均分离自新乡市封丘县,分离出菌株的频率为0.72%。对分离到的菌株运用形态学鉴定和下胚轴伤口接种致病性的检测方法对它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菌丝无隔、呈近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可形成膨大体、直径2.5~11.3μm,平均值为5.7μm。孢子囊顶生,无乳突,呈倒梨形,不脱落,内层出。孢子囊长25.0~64.6μm,平均为43.1μm,宽15.0~50.0μm,平均为26.9μm,长宽比约为1.6。分离到的这2个菌株均为同宗配合。藏卵器球形,直径为25.0~46.3μm,平均为36.09μm,卵孢子圆形、淡黄色、直径为22.5~36.8μm,平均为31.36μm;雄器大多侧生,少数围生。参考主要疫霉菌分类检索表,将上述分离物鉴定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致病性鉴定中,这2个菌株均对合丰35大豆品种具有致病性,发病症状与大田植株自然发病症状相同,根据柯赫氏法则可证实这2个菌株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对分离到的菌株使用下胚轴接种法分别接种于14个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大豆品种上,结果分离到的菌株分属2个不同的致病型,其中编号为HN20的菌株的致病型为2,3a,3b,4,5,编号为HN32的菌株的致病型为1b,2,3c,4,5,6,7。使用大豆疫霉ITS序列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CR扩增,分离到的菌株能够扩增出一条300bp的条带,测序比对后,证实分离到的菌株为大豆疫霉株。对分离到的菌株和前期从山东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供试的7个菌株酯酶同工酶条带具有相似性,它们共同拥有1条Rf值为0.526的特异性酶带,而且没有其他特异性酶带存在。因此可以将酯酶同工酶分析做为鉴定大豆疫霉的辅助性手段。对分离到的2株大豆疫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大豆疫霉菌株对孔雀绿具有敏感性,当浓度大于0.5μg/mL时几乎完全抑制菌丝生长,当浓度小于0.125μg/mL,对菌丝生长则几乎没有影响。使用不同培养基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培养比较。结果表明,在使用的7种培养基中,在燕麦和玉米粉培养基中生长最快,其次是大豆和番茄培养基,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使用不同pH值的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培养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个菌株在pH值6~8时生长较好,pH7时下生长最好,在碱性条件比酸性条件更适宜分离到的菌株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