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miR-126在子痫前期和正常妊娠患者脐血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miR-126表达变化对内皮祖细胞血管形成相关功能的影响,探讨miR-126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选择子痫前期和正常妊娠患者各12例,收集临床基本资料;2.分离、培养正常妊娠患者和子痫前期患者的脐血内皮祖细胞,通过内皮祖细胞特有的形态和其吞噬DiI-ac-LDL、FITC-UEA-I的功能进行鉴定;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miR-126的表达;4.分离培养正常妊娠患者脐血EPCs,将细胞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转染miR-126mimics、mimics对照和不进行细胞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质粒转染EPCs的效率;5.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后三组细胞miR-126的表达;6.通过观察梭形细胞的数量检测miR-126表达升高对EPCs分化能力的影响;7.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miR-126表达升高对EPCs迁移能力的影响;8.小管形成实验检测miR-126表达升高对EPCs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1.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DiI-ac-LDL和FITC-UEA-I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2.子痫前期组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较正常妊娠组降低(64.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转染后EPCs中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升高(735.50±4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降低(10.37±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EPCs接种24h后,实验组细胞分化能力增强,其梭形细胞数目为(130±3.5)个,高于阴性对照组(59±2.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为(53±3.0)个,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EPCs接种24h后,实验组迁移能力增强,迁入小室下室的细胞数目,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28.4±7.5)、(70.6±4.7)、(83.3±4.2)个,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EPCs接种24小时后,各组EPCs均未在Matrigel上形成明显的管腔网络状结构,但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EPCs形成的分支点数分别为(59±6.7)、(26±3.5)和(29±4.3)个,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脐血EPCs中miR-126的表达较正常妊娠患者明显下降,且miR-126表达升高能促进EPCs分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miR-126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