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碳纳米管(CNTs)的改性方法中,低温等离子体具有省时、清洁、可控等优点,通过该技术可成功引发各烯烃类单体在CNTs表面的接枝。本文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单壁碳纳米管(SW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碳纳米管(CNTs)的改性方法中,低温等离子体具有省时、清洁、可控等优点,通过该技术可成功引发各烯烃类单体在CNTs表面的接枝。本文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单壁碳纳米管(SWNT)、多壁碳纳米管(MWNT)进行了表面改性,考察等离子体改性对SWNT、MWNT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优势,使SWNT与苯乙烯(St)接枝共聚,重点讨论了影响引发聚合反应产率的各个因素,得出最佳的聚合工艺条件。采用空气、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不同的等离子体气源对SWNT、MWNT进行改性,重点考察气源和处理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SWNT、MWNT表面引入C-O、C=O、-COO-等含氧基团。不同的等离子体处理气体,其碳氧结合的方式基本类似,但是各个基团的百分比不同,改性效果最好的是空气。经过改性后,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甲苯和无水乙醇中的分散性;碳纳米管表面性质与分散剂的极性是影响其分散性的主要因素。拉曼光谱证实,所用SWNT的直径在1.3nm左右,且石墨化程度高,表面缺陷少;经氩气处理20min后,D峰明显增强,SWNT的管壁完整性受到破坏,引入极性基团。充分结合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和引发聚合双重优势,将SWNT和St进行乳液聚合,主要研究不同后聚合时间、放电时间、气体流量、后聚合温度、乳化剂用量和引发气体等参数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相应的IR、XPS、拉曼光谱等表征。
其他文献
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PFSA)是迄今为止综合性能最佳的燃料电池质子膜,是几十年来科学和工业界持续研究的重点,目前和未来仍然需要对其结构、形态和性能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论
磷酸钙骨水泥(CPC)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可任意塑形及固化过程放热小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但是磷酸钙骨水泥作为承重骨支架力学性能不
论文采用湿法捕集技术、固液吸附理论,综合塔板喷淋、雾化液滴湍流冲击等多种捕集手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气溶胶湿法采集装置,对其结构、原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对装置的各主
本研究提出以大气颗粒物中典型的矿物细颗粒石英、方解石作为复合颗粒物的载体,通过共混复合大气颗粒物中的主要重金属元素Pb/Cd与有机污染物苯并芘,研究复合污染物粉尘对细菌的损伤作用及毒性机制;从细胞膜生物分子特性变化及氧化损伤和膜损伤两方面入手探讨复合污染粉尘与人体常见菌在界膜表面的作用,为评价大气污染物不同粉尘、负载重金属、有机物粉尘进入体内后的毒性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人体常见菌--大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组队,在拉哈特遗址东南墓地发掘1座中型墓葬,该墓葬保存完好、构筑过程清楚,时代当属于早期铁器时代.同样
2019年5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撒扎干遗址M11-2进行了补充发掘.该墓为“L”形的砖室墓,在长斜坡墓道的东壁开有甬道,再在甬道东端的北壁掏挖出洞室.在洞
随着我国车辆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辆噪声辐射声级和公路交通噪声频率特性也发生着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开发了公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式。然而,这些模式通常以不同频率下的声能平均值为噪声评价基础,忽略了噪声的频率分布特性。另外,在目前普遍使用的FHWA预测模式中,假设车辆是以恒定速度行驶的单极源,忽略了其自身构造以及车速的差异性,对于车身较长或处于低速行驶状态的机动车辆
2018年9~10月,中塔联合考古队调查了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西南部的贝希肯特谷地,新发现并发掘了卡什卡尔墓地.该墓地可分为4个地点(Ⅰ~Ⅳ),共有50座墓葬,地表多有椭圆形石封
2018~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联合对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了房址、圆形遗迹以及大量的倒塌堆积,出土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