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要构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力量。2011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1.27%,城市人口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农民进城务工已具有不可逆转性,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安家落户成为新的城市居民。然而,近三十年的农民工城镇化进程仍然没有解决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医疗等社会福利方面承受的众多歧视问题,农民工处于城镇化的“边缘化”、“半城市化”、甚至“被动城市化”状态。以市民化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农民工公平公正的城市融入研究,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第二次发展转型和城镇化推进战略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构建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人本和谐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契机。本文以西安为例,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视角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行研究分析,在对国内外移民、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数据,应用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空间和微观层面对农民工城市日常生活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城市融入指标体系,反映农民工城市日常生活的行为特征,对西安城市农民工群体城市融入的空间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研究认为①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分为递进的三个阶段,首先是基本的居住和工作收入需求,即居住空间和经济活动空间的融入,其次是农民工社区生活的融入,最后是农民工的心理融入;②西安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依然处于城市融入初级阶段,即目前首要目标是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和满足农民工基本的居住需求,而社区生活融入和心理认同方面说明西安农民工在日常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有较大的差距,农民工社区资源的可获性在城市受到限制;③不同案例区的城市融入程度也存在差异明显,不同年龄段、文化层次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存在空间分异,新生代农民工偏好于中心城区,城郊区的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高于中心城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市民的愿望强烈,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不同案例区农民工城市生活认知差异明显,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空间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相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