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阿城与陈凯歌八十年代作品来比较“寻根思潮”在不同创作主体以及不同传播载体下的异同,并通过比较思考来挖掘对当下文学与电影的可借鉴之处。绪论部分主要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并进一步明确本文主要的研究主体是阿城与陈凯歌,主要研究其作品时段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文共分为三章,分别从寻根者何人,寻根之旅,寻根之思三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寻根的由起以及阿城、陈凯歌其人。寻根的背景主要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考虑。客观方面来说,八十年代是个驳杂的年代:纵向上有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文革”及之前的物质改变,横向上有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异域文化的意识异态,这样纷繁的交织必然导致激烈的碰撞,相互冲突的过程中也相互渗透。主观方面来说,八十年代是个纯粹的年代:相对于今天人们的所想所思几乎都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而言,那个年代人的理想与激情的纯粹促成了人们表达的更为真诚。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中外的时代差、时间差中国人有深刻的紧迫感,当我们把眼光放置世界,正值一股世界性的“寻根”潮流此起彼伏,此时的“寻根”不只承载了对民族造成巨大损失的十年浩劫的反思,更加满怀的是对中国未来走向世界的现代化事业的希望。关于阿城与陈凯歌部分,从对他们经历的介绍来找到与他们作品呈现的相关性:旧书店的阅读给了阿城不同的知识构成,特殊年代的特殊出身给了阿城难以抹去的边缘感,插队下乡的经历给了阿城丰富多彩的见闻、素材,寻根热潮成就了阿城的声名鹊起,多年的海外旅居使阿城可以在更宽泛的范围丰富自我。从小接受传统教育为陈凯歌埋下了深刻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的种子,文化大革命的经历使他一方面沉重地反思与忏悔,一方面热情地书写“少年的诗篇”。①第二章详细分析了阿城与陈凯歌的寻根代表作。阿城的寻根代表作选取的是“三王”系列作品:《棋王》从平凡中的传奇和世俗与理想的博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树王》从人与人及人与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孩子王》主要对老杆儿、来娣、王福三个人物进行分析。陈凯歌的寻根代表作选取的是《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黄土地》从画面、颜色、灯光、造型等方面分析了影片的文化内涵。《大阅兵》顺着影片的发展来挖掘陈凯歌的文化思考。《孩子王》作为本文两位主角的“交叉地带”,从整体风格、人物造型、主题表现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第三章主要表达了通过上文分析后自我的思考与感悟。本章分为同行异路与寻根之获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阿城与陈凯歌八十年代之后的作品做了简要概述,接着分别阐述了个人经历上的“同行”与艺术风格上的“异路”。艺术风格上阿城是旁观者立场,陈凯歌是参与者立场;阿城走的是世俗路线,陈凯歌走的是精英路线。通过对两位寻根者所选择的角度、路线的分析,进一步思考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创作身份与创作角度的矛盾,二是作品载体与创作路线的矛盾。第二部分则把眼光放大,从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和对于寻根的再思考两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试图以阿城与陈凯歌这两位在文学与电影界中典型的寻根者为出发点来思考,最终以期能够对新世纪文学与电影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现实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