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来很多研究已发现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REM) sleep behaviour disorder,RBD)可作为P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根据RBD的诊断标准,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图REM睡眠中存在下颏肌电图肌张力的过度增加。然而对PD病患者下颏肌电变化,尤其是不合并有RBD症状的PD患者下颏肌电的研究极少,因而我们想探索PD患者下颏肌电的变化,以及下颏肌电对PD患者临床症状是否存在影响。 研究目的:探讨PD患者REM睡眠期肌张力失弛缓(紧张性/时相性下颏肌电增高密度)程度与临床特征(包括病程、Hoehn&Yahr分期、UPDRS得分、药物)、相关量表(包括认知、嗜睡、焦虑、抑郁、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及睡眠参数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研究方法:对2007.10-2013.09在我院确诊并行多导睡眠检测的PD患者208例进行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基本特征(包括病程、Hoehn&Yahr分期、UPDRS得分、药物)、相关量表(包括认知、嗜睡、焦虑、抑郁、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及睡眠参数等资料的收集。根据PSG结果并利用Montplaisir团队改良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多导睡眠监测判读方法判读 REM睡眠期肌张力失弛缓(RSWA,REM sleep without atonia),将所有 PD患者的下颏肌电进行紧张性(tonic%)/时相性(phasic%)下颏肌电增高密度定量。通过SPSS16.0软件包,利用四分位数法,将tonic%和 phasic%的值各分为四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四组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基本特征及睡眠参数的差异,以最低下颏肌电分位组中晚期PD患者为参考,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其他分位PD疾病严重程度的OR值及可信区间;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与下颏肌电相关的临床特征及睡眠参数。 研究结果:208例PD患者中,10例因多导睡眠监测中未出现REM睡眠期而排除,余198例入组分析。 按照tonic%和phasic%的值分别进行四分位数法,将所有PD患者各分为四组。分别为第一分位 T1组(tonic%<1.2%),第二分位 T2组(tonic%≥1.2%&tonic%<6.9%),第三分位T3组(tonic%≥6.9%&tonic%<23.1%)和第四分位T4组(tonic%≥23.1%)及第一分位P1组(phasic%<5.1%),第二分位P2组(phasic%≥5.1%&phasic%<15.7%),第三分位P3组(phasic%≥15.7%&phasic%<36.5%)和第四分位P4组(phasic%≥36.5%)。 本研究中PD患者的年龄随着下颏肌电增高密度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T1、T2与T4,P1、P2与P3、P4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睡前和醒后的收缩压T4和P4组明显增高,分别与T1、2、3和P1、3存在统计学差异。四组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PD家族史比例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调整年龄和性别变量,随着PD患者下颏肌电增高密度增加,其PD病程、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也呈现增长趋势。T1与T4,P1、2、3与P4病程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T1、T2与T3、4,P1与P3、4,P2与P4两两之间H-Y分期也发现统计学差异。T4和P4组服用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最大,分别与T1、2和P1、2、3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UPDRS评分四组差异不明显。T1、2、3,P1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较T4、P3、4明显增高。利用“单一问题”法检测出的RBD例数也随着肌电活动密度增加而增多,T1、2与T3、4,T3与T4及P1、2与P3、4两组内比较可见统计学差异。其余量表四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调整年龄和性别变量,患者下颏肌电活动增多,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期睡眠的时间及比例增多,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2期睡眠时间比例减少。T1与T3、4,T2、3与T4,P1与P3、4,P2与P4组,P1与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睡眠参数包括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慢波睡眠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氧减指数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调整年龄、性别及PD病程,以下颏肌电最低四分位组中的H-Y分期≥3的晚期PD患者为参考, tonic%在第四分位组患晚期 PD的概率明显高于第一分位组(OR=13.2,95%CI:2.6-67.5,P=0.002);phasic%在第四分位组患晚期PD的概率也明显高于第一分位组(OR=6.9,95%CI:2.3-21.2,P=0.001)。进行趋势性检验,随着紧张性或时相性下颏肌电值增高,患晚期PD概率也随之增高(P=0.001,0.001)。 相关分析显示两种肌电活动与患者年龄、收缩压、PD病程、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UPDRSIII得分、姿势步态比例、NREM1时间及比例、REM潜伏期为正相关,与MoCA、PDQ、NREM2时间及比例为负相关。 研究结论:PD患者下颏肌电增高密度其与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呈现密切相关性。紧张性下颏肌电较时相性与PD关系更为密切。随着下颏肌电值增高,每分位组晚期PD患者的比例也随着增高。PD患者下颏肌电活动增多不仅预示着有可能发生了RBD症状,也可作为临床疾病进展监测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