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碑志文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oot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的文学巨擘,他的诗、词、文及诗论,都代表了金元文学的最高成就。目前,学术界元好问研究的重点在于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对其古文的研究尚处在拓荒阶段。这种研究状况,不能客观反映元好问真实的创作面貌,也不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本文通过对元好问古文主体——碑志文的研究,考察元好问“以史自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以碑存史”的创作宗旨;把握元好问碑志文无法替代的史学价值和高超的文学成就;总结元好问高超的碑志文创作技巧和手法。在《元好问全集》中,从十六卷到三十一卷,共收录碑志文九十九篇。结合元好问生平经历,本文将其碑志文创作分成避难南渡、羁管山东、晚年奔波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创作的数量不同,其中一半以上作于他晚年奔波时期。究其原因,一是元好问在金元之际文坛上的盟主地位,“故老皆尽”,“四方碑版铭志尽趋其门”;二是元好问认为,在当时撰述历史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要使传主行迹“不随世俗磨灭,唯金石是赖”。按照传主的不同身份,本文将元好问的碑志文分为名臣、名将、良吏、名士、僧道以及其他六类,每一类作品,元好问都能依传主身份突出他们值得称誉和颂扬的学识品德、风神气质和成就建树。元好问晚年痛惜国史的散佚,抱着“国亡史作”、“以史自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借品题人物记述事件,意欲实现“以碑存史”。在他的碑志文中,不但保存了金元一代诸多名卿巨公、贤臣良吏、僧道俗子、节妇孝女的行状事迹,同时真实记录了金朝历史上“系于兴废存亡”的许多历史事件。他的碑志文不但为元人修《金史》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同时还为《元史》和《宋史》人物传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其碑志文中的史料在许多方面有补于金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元好问的碑志文善于抓住人物主要性格特征,以事、以言、以形、以情传人之美,有美不隐美,写得翔赡光辉;无美不虚美,写出了人物的真实心性,很好地再现了金元一代各类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他采取多元视角叙事手法,选择典型的材料,详略得当地品题人物,叙写事情。在叙事的同时辅之以议论,议论精警、见解独到,议论和叙述紧密结合而互相印证。同时在选材时,元好问还能信手拈来一两件具有传奇色彩的事情,看似不经意地一写,却能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作为一种点缀,使行文妙趣横生。元好问继承和发扬了史家秉笔直书、“无所阿容”的记史传统,在碑志文中客观公正地保存了金朝历史上许多重要史料。同时,他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历史散文和中国传统传记文学写人叙事手法,既遵循碑志文创作的基本法则,又不囿于常轨,创作了一大批“宏肆跌宕”、引人入胜的作品。无论从史学还是文学的角度考察,元好问的碑志文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我国古典传记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块瑰宝。
其他文献
复兴民族与复兴国学的时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天人合一理念很容易走进我们的人文视野。本论文在为这一哲学思想进行文化解码的同时,激活并还原中国传统哲学的原生态,厘定廓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Primary
戏曲是赵树理文艺实践与审美思维核心,赵树理戏曲切合了现代中国重塑民众革命认同的现代进程,在更高维度上融合传统与现代,体现了乡土中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中的文艺自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台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向多元化转型的时期,随着台湾后工业社会结构的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都市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也风靡于世,“都市文学”蓬勃发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丞。再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荐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本年谱搜集吴师道生平
目的:研究匍枝根霉纤维素酶表达相关的调控基因。方法:使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成功构建了匍枝根霉纤维素酶系的表达差异cDNA文库。随机挑选200个阳性克隆子并进行测序,
通过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中添加聚二苯氧基磷腈(PDPP),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制备PP-R/PDPP复合材料,分析PDPP对PP-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PP的加入使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辉煌的一页,它那丰富多彩的内容、新颖多样的形式都给人以极大的娱乐和教育。元杂剧中的涉梦戏更是独具特色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从元代多涉梦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休闲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旅游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本文通过对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以及大型在线旅游公司的劣势分析,
传统存货管理模式认为存货成本主要由订货成本、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构成。但是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否定了了传统成本模式,要求企业进行价值分析,对内外部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