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酸法提钒新工艺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钒储量的85%以上赋存于石煤中,提取其中的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石煤矿硫酸分解提钒作为一种清洁工艺获得了较广泛应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矿石分解时硫酸消耗量较大,钒浸出率低,而且目前广泛采用的溶剂萃取法富集浸出液中的钒,存在试剂耗量大、废水盐份高而难以循环利用的缺点;此外由于铁对提钒的严重干扰,离子交换法也不可行。针对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石煤两段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V(V)和Fe(Ⅲ)共沉淀、沉钒滤渣碱性焙烧—水浸提钒新工艺,该工艺钒浸出率高,工艺水可循环利用。提出了石煤两段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的方法,适宜工艺条件为:100g石煤与适量体积的、含22g H2SO4的溶液混合均匀,然后于240℃焙烧2h,焙砂不含水,加30mL水润湿,然后再于210℃焙烧1h,两段焙烧所得焙砂按液固比1.5:1于室温下浸出1.5h,钒浸出率可达74.12%。而在相同酸矿比和浸出条件下,采用一段低温硫酸化焙烧,钒的浸出率只有65.09%;相同硫酸添加量,按液固比为1.2:1、于98℃下直接酸浸石煤52h,钒浸出率仅59.48%。石煤酸性浸出液中加入(NH4)2SO4结晶铵明矾除铝,除铝后液采用V(V)和Fe(Ⅲ)共沉淀方法回收钒,获得了含KFe3(SO4)2(OH)6和HNaV6O16·4H2O两种晶相的沉钒滤渣,滤渣含13.02%的V205。适宜工艺条件为:调节石煤酸性浸出液初始pH为1.73、每升溶液加入3.64g NaClO3、95℃搅拌反应0.5h。沉钒后液返回用于石煤矿硫酸分解而不对提钒造成负面影响。采用沉钒滤渣碱性焙烧—水浸法回收沉钒滤渣中的钒,在25g沉钒滤渣加入22.5g NaOH、170℃下焙烧1h、焙料按L/S为3.3:1加水于98℃下搅拌浸出1h条件下,钒浸出率达97.00%。碱浸液用MgCl2沉淀法除P、As和Si后,加入NH4Cl在pH约2.0时沉淀多聚钒酸铵,热解多聚钒酸铵,制备了纯度99.3%的五氧化二钒,质量符合国标GB3283-1987冶金99级要求。
其他文献
H13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端钢材,本文以进一步提高快速电渣重熔工艺生产H13铸坯的质量为背景,对H13钢快速电渣重熔铸坯的凝固组织及偏析的形貌特征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其次对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设计合适的体育游戏,有利于小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提升体能、增强体质、热爱体育.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实践,应坚持目标导向、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创新优化和安全第一,以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吸附分离技术是目前工业领域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分离技术,其中能否有效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产物是吸附分离技术的主要核心。络合吸附剂是一种效果良好、经济效益高的吸附剂,在气体的纯化分离、净化环境、液体以及固体组分分离等领域络合吸附剂已经有得很好的应用。随着各类络合吸附剂的研发、改性,以及研究者们对于络合吸附理论的深入了解。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开发出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新型络合吸附剂,并用于
学位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学案导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完成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及时反
假手是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对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和促进其医疗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假手的特点
小学期间开设劳技课,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所以为了发挥小学劳技课程教学的作用,可以尝试从“多维度”设计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
B超诊断作为现代医学的三大诊断手段之一,在医学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硬件软件设计能力以及材料学等方面的快速发展,B超诊断仪在许多方面都有了
警犬技术中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利用警犬嗅觉的高灵敏性对气味进行追踪、鉴别,对不同人体气味的识别又是警犬技术中最传统、最广泛的应用领域。警犬之所以能够对不同的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