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节约意识的坚守,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深刻认识节约对于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节约不仅是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社会责任。在物质条件日益富裕的当下,贫穷、饥饿或许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但面对社会上比比皆是的浪费现象,日益滋生的不良消费风气,节约教育却显得越来越紧迫。从理论意义来看,本研究将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节约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节约风气,从而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现实意义来看,该研究将有助于开辟学校节约教育的新领域,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节约教育的理论知识,通过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节约教育的实施途径,提高节约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培养出具有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责任感的节约型社会人才。论文从课程建设、教育者的节约教育意识以及开展节约教育的外部环境出发,分析了当下节约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以期有利于增强节约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本文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节约教育的必要性。本文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节约教育既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又是弘扬传统节俭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新型节约观以及凸显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的需要。同时,突出了节约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树立从青少年抓起的教育理念。第二部分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节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文中提及,正是由于知性德育的入侵、教育者对节约教育意识的弱化和功利主义对学校办学的影响,才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中节约教育的缺乏、节约教育实施效果不佳。最后一部分,则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借鉴国外节约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加强节约教育的课程建设、强化教师的节约教育理念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