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股比例发生变化进行分析,指出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值由45.58%下降到36.92%,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控股权,使得各大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差距在缩小,可能形成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局面,进而改善股权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是否会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受现金流的影响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存在显著的促进影响,股改后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因此,相关性小于股改前;2、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对现金流敏感的原因是普遍存在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下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改后虽然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下降,但是这种变化趋势却加剧了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3、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大股东通过送股、配股的方式支付对价,从而使得前五大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差距在缩小,股改后股权制衡缓解过度投资的水平比股改前提高,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说明股改从总体上没有改变“一股独大”的格局,股权制衡的格局还有待进一步提高;4、投资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即反映出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引入负债融资后,由于债务具有优先受偿权(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和债权人的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控股股东的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对股权融资的强烈偏好;5、股改前后第一大股东性质与投资的关系不显著,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因为样本选取量较少或者行业的选取不能很好地反映问题,还不能明确的表明趋势,这个问题还有待以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