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划船运动员ECG特点及最大有氧能力相关性的探讨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重点了解青少年划船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心电图(ECG)的变化特点,并比较耐力型项目和力量型项目的运动员心电图的特点。2.探讨青少年划船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ECG的动态演变特点,并深入了解大强度运动对正常ECG与异常ECG产生的影响。3.结合最大有氧能力各指标评定ECG正常的运动员与心律失常的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及机能状况。4.通过以上研究,为预防运动员心脏疾病以及对青少年划船运动员的科学选拔和科学训练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来自武汉体育学院水上中心划船运动员,包括赛艇、皮艇、划艇;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校跆拳道运动员。均为国家一、二级运动员。1.测量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ECG,对ECG作出结论,并对ECG特点进行分类。2.在历经大强度运动后,重点观察安静状态、中强度运动、力竭运动后、恢复期四种情况下的ECG演变特点。3.对ECG特点分型后的运动员进行最大有氧能力各指标测定。 研究结果与结论:1.耐力型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力量型运动员,划船运动员静息ECG特点呈现复合型,而跆拳道运动员多呈现单一型。心律失常多见于第三类型即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而第四类型和第五类型好发于青少年男运动员。2.划船运动员J点及S-T段改变,属运动状态下的正常表现,并非心肌缺血。大强度刺激是诱发运动员产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运动员大多数心律失常是可逆的,属生理性的功能变化,一般不影响其运动能力。3.正常运动员与心律失常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第五类型心律失常的运动员其最大有氧能力较其它类型偏低。ECG评价运动员心功能应结合运动ECG,在运动ECG中出现新的心律失常,说明其最大有氧能力是下降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资料的处理,我们发现,东北方言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其蕴含着丰富的喜剧元素。本文旨在通过从文字形式和影视形式两方面对东北方言中喜剧元素的表现形式简要分析。  关键词:东北方言;喜剧元素;表现形式  一、引言  中华文化悠久而璀璨,从远古至今日,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语言文化这颗明珠熠熠生辉。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东北方言独具特
摘 要: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的设计就成为比较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就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的特征以及原则加以阐述,然后就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要素和设计方法加以分析,希望能在此次的理论研究下,有助于促进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关键词: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要素  居住区的交往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能够通过交往空间加强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