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说唱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说唱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以说唱结合的方式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传播知识和传统的道德观念,迎合了社会中、下层观众的欣赏口味。而说唱音乐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支持它的观众,尤其在鼓曲演出的现场,人们能深刻感受到观众给鼓曲及演出带来的鲜活与生动的局面。在以往对说唱音乐的研究中多是从音乐的本体形态入手,从创作及表演风格上进行研究,或是从它们的历史流变上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忽略了鼓曲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接受群体。而恰恰在说唱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中,接受群体的审美角度、文化层次、欣赏方式对鼓曲作品及表演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说唱音乐中有影响的北方鼓曲为研究对象,对北方鼓曲的生存环境展开研究。本文以对北方鼓曲的接受群体——观众群的调研为主要理论依据,同时对北方鼓曲的传播手段、生存环境进行研究,尤其对北方鼓曲接受群体的审美趣味、欣赏方式、审美意识及接受者自身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等个人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深刻认识说唱音乐的发展规律、艺术特色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实证依据。本文以实证调研为主的研究方法试图为文章及观点增强了生动性及准确性。这种研究方法用于北方鼓曲的研究中尚属首次,希望通过本文能增强大家对北方鼓曲接受群体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我国的鼓曲艺术开辟新角度、新方法。本文通过研究、论证得出:北方鼓曲的传播手段以现场演出为主,现场演出同时具有最佳的审美接受效果。以中老年为主的接受群体因接受目的、审美经验、接受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入行下海式、指导交流式、审美品味式、捧角儿助兴式、形式偏爱式和消遣娱乐式。接受体的接受方式可分为纯粹的接受、创作的接受、分析的接受、游离的接受。接受体的审美趣味及审美趋向与审美经验息息相关,在审美趣味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和统一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接受群体因性别、年龄、文化层次不同而产生的审美趣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