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与推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拓宽了隐喻研究的范围,隐喻研究从修辞学转向了认知语言学的探讨。然而,与隐喻研究的重要地位相比,隐喻翻译的研究相差甚远。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在人类精神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情感隐喻以及翻译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但多数只是罗列一些例子,很少基于较长的语篇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本研究首先概述了隐喻和情感隐喻的研究、隐喻翻译和情感隐喻翻译的研究以及《红楼梦》的翻译研究,并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不同的英译本,其中两个完整的英译本是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分别简称为杨译本和霍译本)。本研究系统抽样选取《红楼梦》中二十章的情感隐喻及杨译本和霍译本中对应的翻译为语料,对情感隐喻领域进行研究。情感隐喻通常可以分为五大类: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和爱情隐喻。统计表明,与“愤怒”有关的隐喻共有285例,在选取的章节中所占比例最大。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本文以与“愤怒”有关的隐喻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红楼梦》中情感隐喻的使用特征,统计与“愤怒”有关的隐喻在两个英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例。通过原文以及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和例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与“愤怒”有关的情感隐喻的特点和翻译策略,从认知角度对英汉与“愤怒”有关的情感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与“愤怒”有关的情感隐喻的翻译规律,并尝试从语言、文化、语境和译者立场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通过比较杨译本和霍译本,本文试图探究情感隐喻的特点和翻译策略,并归纳总结与“愤怒”有关的情感隐喻的翻译规律。研究表明,杨译本和霍译本在翻译与“愤怒”有关的情感隐喻时,大都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归化分别占68.07%和60.70%,异化分别占31.93%和39.30%,其翻译特点可以从语言、文化、语境和译者立场的角度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