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局部腐蚀作为一种常见的腐蚀类型,在国民经济中造成的危害巨大。传统的电化学方法只能描述金属/溶液界面均匀电极过程动力学,不能满足对局部腐蚀的现场、原位研究,因此电化学扫描探针技术应运而生。作为电化学扫描探针技术之一,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可用于研究局部腐蚀的动力学,还可以用来研究金属表面钝化膜的生长、破坏等,在原位上对腐蚀发生、发展机理进行亚微米或纳米空间分辨率的深入研究。本论文以铂探针为第一工作电极,304不锈钢为基底工作电极(第二工作电极),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独有的产生/接收模式,在酸性氯化钠溶液中,采用面扫描、逼近曲线、循环伏安、计时安培等方法,研究腐蚀产物的浓度分布、局部腐蚀过程动力学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探针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基本形状与基底的状态相对应。分析探针的循环伏安曲线,并与溶液组分、探针与基底的间距、基底的性质等条件进行关联,判断探针和基底上发生的反应,得到电位与基底或探针上发生的反应的关系。2.在酸性氯化钠溶液中,通过探针恒高度二维(X-Y轴)面扫描曲线,改变探针的电位,利用探针上发生的不同的反应,进行探针的法拉第电流三维成像,表征304不锈钢基底的表面活性,进而对探针与基底的间距对活性表征的影响进行探讨。3.将304不锈钢持续钝化不同的时间,得到钝化时间与基底表面电流的关系曲线,可知钝化时间与基底表面形成稳定钝化膜的关系,并且可以直观观察到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稳定的钝化膜,基底表面钝化膜有缺陷的位置。4.对304不锈钢持续施加电位,使其表面发生点蚀。连续进行面扫描,得到一组基底的法拉第电流图,结合逼近曲线的实验结果和基底性质等,对304不锈钢的局部腐蚀动力学过程进行探讨。实验表明,点蚀形成后,随时间的延长,304不锈钢表面有自修复现象的发生。5.利用计时安培法,计算酸性氯化钠溶液中亚铁离子的扩散系数。然后可根据极限稳态电流公式,对腐蚀现象发生后,304不锈钢表面的亚铁离子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特定位置腐蚀产物的浓度,进一步探讨腐蚀的发展过程。并对不同成分溶液中的点蚀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讨论溶液中存在的SO42-对点蚀形成的阻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