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产后抑郁是一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但人们长期以来对其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媒体对产后抑郁的报道中,常以突发悲剧事件为导向,加剧了大众对产后抑郁女性的刻板印象及污名化。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关注的是媒体话语与医学话语,但产后抑郁女性作为亲历疾病的主体,从患者话语出发的研究对于帮助公众理解与正视产后抑郁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产后抑郁女性,从疾病亲历者的角度入手,通过解读产后抑郁女性网络平台自我表露文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后抑郁是一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但人们长期以来对其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媒体对产后抑郁的报道中,常以突发悲剧事件为导向,加剧了大众对产后抑郁女性的刻板印象及污名化。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关注的是媒体话语与医学话语,但产后抑郁女性作为亲历疾病的主体,从患者话语出发的研究对于帮助公众理解与正视产后抑郁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产后抑郁女性,从疾病亲历者的角度入手,通过解读产后抑郁女性网络平台自我表露文本,探讨其疾病叙事和身份认同的过程。本研究以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及深度访谈研究方法,运用四单元叙事分析模式进行分析。在对个案的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叙事所处的上下语境,以及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根据各个章节研究重点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诠释。本研究发现,第一,产后抑郁女性在网络平台的疾病叙事往往是从叙述自己遭遇的恐惧开始,并且通过对自己成为母亲之前的性格、经历等进行描述,与产后遭遇的困惑形成强烈对比,这也体现了自我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第二,在产后抑郁女性的疾病叙事中自我失调呈现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情境下产生的认同困惑,也就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划分为个人层面与家庭层面,二是媒介使用中产生的认同障碍,媒体对于“母亲”身份的建构,特别是大众媒介中对于产后抑郁话题的污名化报道,以及对于“母亲”形象近乎完美的刻画,都对女性的产后心理状态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三,从产后抑郁女性个体层面来看,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当中形成的。因此,自我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自我发展的过程。产后抑郁女性在与身边家人、朋友的互动中得到关怀与爱,在网络平台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也得到了隐匿自我的表达空间。第四,疾病康复的过程也是产后抑郁女性在与自我的互动中,对自我身份调适性认同的过程,通过对自我身份的界定与确认,以及自我建构方向的选择,明确“我是谁”和“我要成为谁”。通过对产后抑郁女性疾病叙事与身份认同建构的研究过程,发现一些现实状况值得深思。首先,公众普遍对产后抑郁缺乏正确认知,对如何减少女性产后抑郁的措施也知之甚少。其次,大众媒介对产后抑郁的报道具有污名化倾向,并且媒体对于“母亲”形象的塑造存在刻板印象。再者,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女性生存压力较大,难以在多重身份间平衡,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及现象应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以来,全国各省及时总结防控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标准,用标准化智慧指导防控工作开展。本文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收集各省颁布的与新冠病毒防控工作相关的地方标准,并进行整理分析,以了解各省新冠病毒防控相关地方标准发布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卫生健康标准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危岩落石一直是山区各类工程的主要安全隐患。我国西南山区基础工程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一些正在建设的工程位于地形高差极大的横断山区,使得高位危岩落石防灾减灾问题变的尤为突出。然而,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其中重点与难点包括高位危岩块体的准确定位及其致灾效应的定量评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新的分析方法对工程安全建设和正常运营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西南山区某在建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属于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全球广泛分布,是一种能够抵御干旱、抗风沙、耐盐碱性并且有着丰富种质资源的植物,同时也是沙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沙棘产业政策现状及标准化现状,分析我国沙棘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沙棘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沙棘产业发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劳动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学界对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尚不充分的现状,本文以研究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为主题,探讨这一劳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内容,并联系当前教育实际,分析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启示。在扼要概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论文首先考察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个人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指出出身
基于日中两国的国情、时代背景以及对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同态度,《共产党宣言》传入日中两国的过程也各有特色。本研究分别对中日两国《共产党宣言》的传入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开展了对照比较。在此基础上,选取其过程中有重大影响力的相关著作及日中两国的各首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围绕“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3个《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概念,对日中两国的相关认知过程和理解倾向展开了研
推荐信制度作为一种推荐人对于申请人的评价机制,提供了一个在多维度视角下观察学生并进行综合评估的方式,也应该是博士生招生录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推荐信制度当前在我国似乎没能起到实质性作用,所以研究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了41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除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文件中有关推荐信部分的相关规定,发现其中内容主要集中在推荐人、推荐信内容以及
<正>在传统的教育中,学校往往将提高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是以考试大纲作为教授的指南。这种教学模式严重违背了国家开设思政教育这门课程的初衷。在思政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的三有青年。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未来走进社会时,能够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为此,我们就如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展开讨论。
<正>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最新出版了《事件和应急情况通信操作手册》。在发生核或辐射应急情况下,国家当局需要做出什么响应?如何快速响应?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如何与其他国家的应急人员和IAEA进行沟通?一部更新后的旨在加强全球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操作手册》对应急响应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正>乾隆皇帝是中国帝制史上最后一位盛世之君。他在位六十年,文治武功盛极一时,在清初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宗教、艺术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关他的记载,史不绝书。但是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内心深处最主要的关切又是什么?《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与内心世界》结合艺术史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借由相关图像和史料,从人性的角度和常理心,去观察和剖析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和他对待所藏艺术品的态度。作
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热播,“星二代”一词开始广泛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星二代”群体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次数开始变得频繁,媒体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星二代”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扮演的是具有先赋性的社会角色,父辈的经济、文化资源通过代际传递实现了延续。隐喻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同时也折射了社会心态,由于贫富悬殊社会问题的存在,加之媒体密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