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转型期,需要进一步激发农村金融的催化剂功能。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服务都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虽有所提高,但服务深度仍然不够。同时,在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领域转移、农地的大规模流转下,我国传统同质性的小农正逐步演化出异质性的小农户、适度规模农户以及规模经营农户这几种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而不同的经营主体在经营目的、生产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客观上会形成差异化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需求,也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仍主要是以信贷支持为主。因而,剖析不同规模农户借贷需求的差异性,考察影响不同规模农户借贷需求规模和借贷渠道的主要因素,对于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技术和信贷产品,优化农村借贷市场供给结构,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借贷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为研究单元,考察农户的借贷需求,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借贷需求的形成以及如何满足。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依据我国农户所经营土地规模的整体情况,并参考已有文献,将样本农户划分为不同规模农户。在对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和借贷需求特征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后,运用二元Logit模型、Heckman模型以及Biprobit模型,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不同用途借贷需求规模以及借贷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整体上,农户的借贷需求较为强烈,而分组来看,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借贷需求也在增强。对于农户的借贷需求结构,用途结构上,不同规模农户在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上的借贷需求强度存在差异。小规模农户与规模经营农户,各自对生产性借贷需求和消费性借贷需求的相对强度大小呈现相反的特征。借贷渠道上,不同规模农户的非正规借贷户数占比均高于正规借贷户数占比,与以往的调查一样,非正规借贷仍然是重要的借贷渠道;(2)不同规模农户中借贷需求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具体的,小规模农户中,年龄增长、已婚农户、风险厌恶程度上升以及受教育程度上升会降低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而家庭规模扩大会增强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适度规模农户中,年龄增长、已婚农户、风险厌恶程度上升以及受教育程度上升会降低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而家庭规模扩大和直系兄弟姐妹数量增加会增强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规模经营农户中,年龄增长和风险厌恶程度上升会降低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而直系兄弟姐妹数量增加会增强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3)不同规模农户中生产性借贷需求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小规模农户中,风险厌恶程度上升和非农劳动力数量增加会抑制生产性借贷需求规模。适度规模农户中,风险厌恶程度上升和非农劳动力数量增加会抑制生产性借贷需求规模,而金融知识水平和农业机械总价值上升会促进生产性借贷需求规模。规模经营农户中,年龄增长和非农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会抑制生产性借贷需求规模,而直系兄弟姐妹数量增加会促进生产性借贷需求规模;(4)不同规模农户中消费性借贷需求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小规模农户中,年龄增长、风险厌恶程度上升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消费性借贷需求规模,而家庭规模扩大和医疗支出增加会抑制消费性借贷需求规模。适度规模农户中,农户拥有家用汽车、医疗支出增加以及非农劳动力数量增加会促进消费性借贷需求规模。规模经营农户中,农业机械总价值和直系兄弟姐妹数量增加会抑制消费性借贷需求规模;(5)不同规模农户中借贷渠道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小规模农户中,年龄、风险偏好、家用汽车、农业生产性收入以及农业机械总价值对农户借贷渠道倾向具有显著影响。适度规模农户中,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家用汽车、非农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以及农业机械总价值对农户借贷渠道具有显著影响。规模经营农户中,家用汽车、农业机械总价值以及直系兄弟姐妹数量对农户借贷渠道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农户个体、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供给结构等方面,提出加大教育投入以提升人力资本、改进金融产品服务并提供差异化融资需求以及健全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以满足农户多元化需求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不同规模农户的借贷需求,了解其借贷需求强度和满足情况,为农户分类管理、金融机构的业务转型和农村金融资源的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