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表面水滴运动规律及沿面闪络机理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i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体系的发展建设以及对输变电安全与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输变电线路中重要设备的绝缘等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具有优异的憎水性及耐湿污性能,可有效抑制电力系统污闪事故的发生,在电力线路中应用广泛。但在毛毛雨、雾、露等潮湿环境下,水滴易附着在绝缘子材料表面,导致干区、湿区的形成,而且绝缘子表面水滴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形,严重畸变其电场分布,甚至会导致沿面闪络。因此,研究绝缘子表面水滴的运动规律及其对沿面闪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水滴在静态下以及电场下的受力进行分析,对多物理场耦合中涉及到的电力学问题和流体动力学问题分别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了不同物理场下的控制方程,给出了这两种不同物理场下的耦合条件。比较了不同描述流体运动时界面定位的方法,选定了基于Cahn-Hilliard模型的相场法,通过数值来描述自由边界的问题。同时,采用以有限元法为基础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COMSOL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了水滴在不同电场形式下的运动模式和水滴形态,分析了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电场分布和变化规律。本文搭建了绝缘子表面的水滴运动试验平台和沿面闪络试验平台。通过对硅橡胶平板上的水滴进行运动试验,研究了不同电场形式下水滴的运动规律,水滴在交流电场下受到电场频率的影响,其运动模式比较多元,而在直流电场下,水滴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会发生突然形变,运动模式相对简单。本文定义了水滴的运动参量——拉长率L_n和接触角形变因子θ_n,对不同因素下的水滴运动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闪络试验研究发现,水滴在不同电场形式下的闪络过程有所区别,直流电场下没有出现电弧多次熄弧与重燃的现象,结合不同因素下水滴的运动规律,对闪络电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提升以硅橡胶材料为外绝缘的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奠定了理论与试验基础。图82幅,表5个,参考文献77篇。
其他文献
管纱是将电子级玻璃纤维绕制在纱管上形成的管状纱线体,由于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纱管的重复使用,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外观质量检测工序,主要包括毛羽检测、表面缺陷检测以及纱管缺陷检测三部分。通过企业调研,目前大部分玻璃纤维企业仍然依靠人工进行管纱外观检测,但该方式存在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不足之处。本课题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出管纱外观检测系统,以实现管纱外观检测的自动化,主要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在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患者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 related ca
铝及铝合金因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能源、交通、电子、建筑和国防工业等领域。然而,随着铝合金服役环境的日益恶劣,由于其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在使用中表面常发生严重的磨损情况,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年来,对铝合金表面改性研究,有效地改善铝合金表面性能,使其满足和适应各种环境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各种表面处理技术中,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沉积速率快、制备的薄膜均匀致密、膜-基
背景:白内障是占据世界首位的“可避免盲”性眼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的患病率将逐渐增高。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语音识别、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最主要的算法之一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图像缺陷检测中。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织物缺陷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对缺陷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既对缺陷类别进行判定同时也定位出缺陷位置。本课题以白坯布、色织物、复杂条纹织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在织物缺陷智能分类和检测上的应用价值。针对深度学习在实际应用场景
目的(一)探索PEG-IL-10对电离辐射照射后皮肤细胞损伤的影响。(二)探索照射前后皮肤细胞IL-10蛋白的水平的变化,筛选可能调控IL-10的miRNA,初步探讨皮肤细胞调控IL-10分泌水
本文研究了GH4169锻件宏观缺陷的检查方法、以几种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为典型缺陷,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对零件各种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零件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现场实际生产中的GH4169盘零件半成品以及同材料试片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宏观腐蚀工艺试验,典型缺陷的原因分析,针对具体问题研究了缺陷对零件使用性能及对零件本身的影响。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与国外的宏观腐蚀配方的宏观腐蚀效果相比较,确定了宏观腐蚀
Fe基非晶合金软磁性能优异,应用广泛,但由于应力敏感问题抑制了非晶软磁器件的效能提升,约有20%的理论预计值被应力抑制。Fe基非晶薄带应力退火感生磁各向异性的机理尚不清晰,难以指导生产实际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因此,研究应力退火感生磁各向异性的机理并建立一个大家都认可且符合实际的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原位观测并记录样品的宏观伸长量,测量样品的巨磁阻抗比曲线和磁各向异性,并使用上海同步辐射装置对退火
复杂曲面零件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疗器械与能源等领域,加工质量与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使车铣复合加工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提供铣削加工直接动力的电主轴在B轴动力刀架的核心部件中显得尤为关键。磁悬浮电主轴以其无机械磨损、能耗低、噪声小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而备受关注。本文立足于其主动抑制振动的特性,着手研究磁悬浮铣削电主轴振动控制技术,旨在有效降低刚度低、强耦合的复杂曲面零件在铣削加工中发生
地膜覆盖和施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措施,地膜覆盖可以保蓄水分、调节余缺,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覆膜栽培也会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土壤的pH、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等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转化和养分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外源肥料施入及地膜覆盖后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的变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