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胃肠减压时鼻胃管置入的最适宜长度,以达到最佳的胃肠减压效果;同时寻找有效胃肠减压时与鼻胃管置入长度相符的最简单、便捷、与实际最吻合的体外测量方法;分析有效胃肠减压时鼻胃管置入长度与身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择期行开腹手术保留全胃行胃肠减压置入鼻胃管的患者,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0名。将120名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30名,三个试验组每组各30名。三个试验组分别是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对照组按传统长度置管,试验组1在传统长度基础上增加5cm置管,试验组2增加10cm置管,试验组3增加15cm置管。入院当天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日晨测量其体表标志,并按患者所进入的不同组别根据其长度要求安插胃管。拔除胃管前后需要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排气时间、停止胃肠减压的时间、腹胀情况、术日及术后两日胃液的引流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术中检测胃管前端于胃内的长度,各试验组胃管前端距贲门的距离均比对照组要长(P<0.05)。对照组中胃管前端距贲门的距离超过5cm的占26.67%,其中超过7cm的占26.67%,无一例超过10cm;试验组1超过5cm患者占53.33%,其中超过7cm患者占36.67%,超过10cm患者占20%;试验组2超过5cm患者占96.67%,超过7cm患者占86.67%,超过10cm患者占60%;试验组3均超过7cm,超过10cm患者占96.67%,但试验组3中有2例患者胃管在胃内打折。2.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日胃肠减压量四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2日四组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仅有试验组2与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3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日仅有试验组2与对照组、试验组1以及对照组与试验组3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各组排气时间及停止胃肠减压的时间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恢复状况仅有试验组2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腹胀的情况仅有试验组2与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4.人体体外测量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发际到剑突的距离、发际到脐的距离、发际到剑突与脐中点的距离以及眉心到脐的距离相互两两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达有效胃肠减压时,发际到脐的距离与正确、有效的胃管置入长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体表标志距离与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达到最佳的胃肠减压效果的患者,胃管的实际置入长度与身高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1(P<0.05)。鼻胃管置入长度(Y)与身高(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0.228X+25.957。结论1.按照传统鼻胃管置入长度45~55cm置管,鼻胃管仅有1~2个孔暴露在胃内,形成的负压小,达不到有效胃肠减压的效果,需要适当的增加长度置管。2.胃肠减压置入鼻胃管时,鼻胃管在传统置管长度基础上增加10cm既能达到置管要求又不出现打折现象。3.胃肠减压时,鼻胃管在传统置管长度基础上增加10cm,效果要优于其他。按传统长度基础上增加10cm置管,术日胃肠减压量最多,能够达到有效引流的目的,术后第1日引流效果好于按传统长度置管及在此基础上增加5cm置管。鼻胃管置管长度对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停止胃肠减压的时间无明显影响。在传统长度的基础上增加10cm及15cm均比传统长度置管腹胀的发生率要低,并且增加10cm要优于增加15cm的效果,增加10cm腹胀的发生也远远少于增加5cm后腹胀的发生率。按传统置管长度增加10cm置管伤口恢复情况要好于传统置管长度置管,而增加5cm及15cm置管,伤口恢复状况的改变不大。4.在置入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时,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体表测量方法不能相互替代。临床上可以采用发际到脐的距离来确定,此体表标志简单、与胃肠减压效果最佳时的实际置入长度最吻合。5.鼻胃管的实际置入长度跟身高成正相关。鼻胃管置入长度(Y)与身高(X)之间的回归方程(?)=0.228X+25.957,能满足个体化需要,达到有效胃肠减压效果。